魯智深前50合平呼延灼,後50合平鄧元覺,武松反應為何判若兩人?

魯智深前50合平呼延灼,後50合平鄧元覺,武松反應為何判若兩人?

呼延灼領青州兵,攻打三山之時,二龍山成了一塊最難啃的骨頭,此前打白虎山、桃花山時,呼延灼一對鐵鞭,縱橫莫當,五六回合速敗周通,二十回合生擒孔明,打得風生水起,有模有樣,但是在對戰魯智深和楊志之時,就沒有優勢可言,兩場平局,四五十合。

為什麼說呼延灼對戰魯智深、楊志之時,都沒有優勢可言呢?因為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肯定對手的話:此兩人武藝非比尋常,不是綠林手段。可見當時的戰鬥,超出了呼延灼的意料,本以為是青銅,沒想到是王者。

這個時候,大家都期待山寨裡的“平頭哥”武松能夠出來證明一下實力,給二龍山提振一下軍威,也順便給呼延灼和他的青州兵立一個下馬威:二龍山有武松在這裡坐著,十個呼延灼也枉然!

魯智深前50合平呼延灼,後50合平鄧元覺,武松反應為何判若兩人?

但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說好的一場龍爭虎鬥,轉瞬之間化成了泡影,呼延灼有要事在身,沒等武二郎出面,已經打起了退堂鼓。

而武松作為魯智深的親密戰友,經常一起出生入死,現在眼看著老大哥擺不平呼延灼,為什麼不主動出戰呼延灼呢?當時的武松究竟去了哪裡?他不擔心魯智深和山寨的安危而私自下山買酒肉去了嗎?

按理說,武松不是自私自利之人,如今正值山寨生死存亡之際,如果魯智深抵不住呼延灼,被呼延灼領兵攻破山門,放一把火燒著了,武松還能穩坐釣魚臺嗎?

所以說,武松當時是肯定在場的,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跑下山去大吃大喝,只是作者沒有交代。武松作為山寨頭領之一,臨陣脫逃不太可能,也太辱沒了“打虎英雄”和“水滸平頭哥”的稱號。

魯智深前50合平呼延灼,後50合平鄧元覺,武松反應為何判若兩人?

小編猜測:此時的武松是混在人群中觀戰的,只是沒有做出反應,也不出手相助,那是因為他看懂了門道,沒有必要再出手相助,或者直接出馬去找呼延灼幹一架。

首先,魯智深的武藝不輸呼延灼,武松沒有必要著急請戰,完全可以靜觀其變。

其次,從當時戰場形勢上看,呼延灼方是攻,魯智深方是守,對魯智深來說,能夠守住山門不被呼延灼打破就行,如果傾巢而出的話,風險係數大大增加。

第三,從武松自身角度來看,魯智深、楊志都沒有折卻半點威風給呼延灼,武松上去再打,是很明顯的搶風頭,打輸了,自討沒趣,打贏了,讓兩位哥哥情何以堪?如果秒殺了呼延灼,那麼朝廷會增派十倍的兵力攻打二龍山,縱然武松不懼,其他兄弟咋辦?

魯智深前50合平呼延灼,後50合平鄧元覺,武松反應為何判若兩人?

以武松的才智,以上的三點,都應在其考慮範圍之內。如果換成李逵的話,眼見大哥拿不下呼延灼,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打了再說,但武松不是李逵,因為武松懂得審時度勢,不是一勇匹夫!

再來看另外一則跟魯智深、武松有關的戰例:

宋江遠征方臘之時,魯智深出馬與寶光如來鄧元覺交戰,兩人各使禪杖,大戰五十餘合,勝負不分。行者武松見魯智深戰寶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便舞起雙戒刀,飛出陣來,直取寶光,寶光和尚見兩人以多欺少,夾著尾巴就跑了。

魯智深前戰呼延灼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之時,武松穩坐釣魚臺,始終不發一言,也不出手相助,但是到了魯智深大戰鄧元覺五十餘合拿不下對手時,武松就顯得焦躁不安,急忙出手相助,為何武松的反應會這樣判若兩人呢?

魯智深前50合平呼延灼,後50合平鄧元覺,武松反應為何判若兩人?

有人透過此戰證明鄧元覺比魯智深、呼延灼都要更強一點,其實嚴格意義上說,還是不分勝負,至於武松前後不一的反應,完全是基於戰場形勢的考慮,而與這幾人的武力無關。

怎麼說呢?

時勢比人強,魯智深前戰呼延灼之時是守勢,只要抵住呼延灼,靜等梁山大軍前來救援即可。而魯智深可以抵住呼延灼,就算再戰五十回合,也不礙事。武松心裡並不著急,慢慢欣賞即可。

而魯智深後戰鄧元覺,從戰場形勢看,魯智深方是攻勢,鄧元覺方是守勢,攻勢一方,力求速戰速決,以配合下文的烏龍嶺大戰。如果在鄧元覺這裡消耗太多時間,恐怕就會延誤戰機了。

武松心裡的焦躁也正因此而來。

魯智深前50合平呼延灼,後50合平鄧元覺,武松反應為何判若兩人?

武松希望魯智深速戰速決,不要拖延時間,但魯智深做不到,眼看單挑還在繼續,而後面的衝鋒號已經響起,武松耐不得焦躁,直出助戰,正顯示了武松的審時度勢,什麼時候出手,什麼時候沉默,武松心裡還是很清楚的。

綜上所述,武松避而不戰呼延灼也好,助攻魯智深也罷,都是由戰場形勢決定的,武松自上三落草以來,已經收斂了很多,刻意減少了出手的次數,不是危急時刻,也不太喜歡出手。

武松避而不戰呼延灼,並不代表就是害怕或者打不贏呼延灼,這兩個戰役一分析對比,正顯示出武松的審時度勢。當然,武松也不需要打平或者打贏呼延灼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作者以“武十回”的形式已經給予了武松最高的肯定,沒有必要再去節外生枝了。

那麼您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