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說“京官大三級”呢?

正所謂“錢能通神”,在某些朝代的權力場上,金錢的確能展現出巨大的力量。“捐納”是清朝獨有的制度,在此前的封建王朝中,售賣官爵這種事通常是以“暗箱操作”的方式進行的,極少像清朝一樣堂而皇之地推行“捐納”制度,把官帽當成商品沿街叫賣。

為什麼都說“京官大三級”呢?

既然是商品,總要有個標價。

世人皆知能用“孔方兄”換取官帽,但能買得起的畢竟只是少數。每年,朝廷都能透過“捐納”賺得盆滿缽滿。要知道,一個普普通通的地方官,都能賣出數萬兩白銀的高價,普天之下多少州府縣城?就算留出一成縣官給捐納者,朝廷也能賺一大筆錢。

粗俗點說,這種賣官的勾當,是非常不要臉的。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既然朝廷起了“帶頭作用”,朝野上下的官員自然“心領神會”。連政府都帶頭撈錢,自己豈有不撈的道理?不過,大臣想要撈錢,還得先打好基礎。基礎是什麼?就是更高的官階,更便利的職權。每逢節令,官場上下一片忙碌,大小官員都開始活動起來,經營權財交易。下屬官員竭盡所能,忙上忙下疏通關節,生怕漏下哪個直屬上司,讓自己的仕途走了彎路。

縱觀封建王朝,從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的官員像清朝官員一樣貪財貪權。普天之下,畢竟還是平凡人居多,不是每個人都有當官的能力的,但清朝老百姓做夢都想躋身仕途。清朝大多數人當官,為的不是報效國家,而是貪圖當官後能撈到的油水。只要能當官,哪怕是變賣家產,賣掉老婆孩子,也在所不惜。想要得到回報,就必須得付出,清朝官員深諳其理。難怪李伯元的小說《活地獄》中有這樣一句話:“千里為官只為財。”

為什麼都說“京官大三級”呢?

捐出功名,捐入官場,是不是就能坐在家裡樂享其成,等著金銀細軟鑽進腰包呢?

想得美!

自古以來,官場的形勢絲毫不遜於戰場,永遠別想著坐享其成的美事。想要在九品之內繼續混,向上混,就得繼續打點。不論哪個朝代,京官和地方官之間的關係都足以說明封建王朝官場的昏暗。想要在官場上吃得開,不認識幾個京官是萬萬不行的。

為什麼都說“京官大三級”呢?

為什麼都說“京官大三級”呢?

京官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中央有什麼政令,皇帝老子有什麼意向,天子腳下的京官總能獲取第一手資訊。《岐路燈》有云:“這官場中椒料兒,全憑著聲氣相通,扯撈的官場中都有線索,才是做官的規矩。”只有與京官締結牢靠的錢、權、資訊的交易網,才能讓仕途越來越通達。

難怪古代的京官大多都是一副趾高氣昂的嘴臉,《道鹹宦海見聞錄》便向我們展現了京官的做派:“京官俸入甚微,專以咀嚼外官為事。每遇督撫司道進京,邀請宴會,迄無虛日。瀕行時分其厚薄各家留別。予者力量已竭,受者冀期未饜,即十分周到,亦總有惡言。甚而漠不相識,絕不相關者,或具帖邀請,或上書乞幫。怒其無因,閔其無賴,未嘗不小加點染。”

京官收入不高,又無法在天子眼皮子底下盤剝京城百姓,所以他們撈錢的手段就是壓榨外官。甭管是督撫還是州官,只要去京城辦事,免不了與京官進行一番應酬。地方官離京之前,“懂規矩”者會給各京官留下一筆名為“留別”的禮物。從表面上看,京官對地方大員的態度十分殷勤,每有地方大員上京,京官們便會爭相為其接風洗塵,大擺宴席。實際上,擺酒設宴就是為了向地方官索要賄賂。

為什麼都說“京官大三級”呢?

按照官階來看,督撫比一些京官的品級高得多,為什麼還要搞這一套?

要知道,京官隨口在朝堂上說句話,就能給督撫帶來天大的麻煩。連混得風生水起的封疆大吏曾國藩,也不能免俗。同治年間,曾國藩曾對兒子提起,自己曾給京官送了一萬四千“留別”。地方官進京的開銷如此之巨,以至於有些家底較薄的地方官聞“進京”而色變。不少地方官都曾發牢騷:“不願進京,恐花錢耳。”

雖說地方官有搜刮老百姓的“便利條件”,但刮油水總需一些時間,頻繁地進京非但會耗光這些油水,有時還會讓地方官倒貼錢。所以,若進京沒有特殊機遇,地方官大多是不願意進京的。

參考資料:

【《活地獄》、《道鹹宦海見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