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四梢”功夫,簡稱“四梢發勁”

相傳源於伏羲氏黃帝開創的太極八卦圖。拳講究陰陽協調,虛實轉化。太極拳的主要發力法是“周身一元,混元一氣”的太極發力方法。以柔生剛,以靜制動。這裡的意思不是真的柔化,而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隨機、不可分割”。這裡的周身一合一是整體一,不是以區域性為中心的一;不僅要動靜相濟,而且要變化無窮,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極拳的精髓所在。太極拳能夠實現這一點的最關鍵因素就在於太極拳的“四梢”功夫,即“天、地、人、己”的統一。這裡所說的“天地人己”就是太極拳的四個發勁,即渾元勁、四肢、肘膝、手足的各個發勁。

太極拳的“四梢”功夫,簡稱“四梢發勁”

混元勁在身體的上部、以膝蓋為主;四肢在下部、以骨骼為主;肘膝在前部,足底在後部,以上發勁方法稱作“四梢”,簡稱“四梢發勁”。太極拳的四梢發勁四肢是身體最發達、最重要的四肢,主要由肘、膝、踝三個關節組成。肘關節處於身體前部,膝關節處於身體的下部,踝關節位於身體的兩側四肢相加成一個圓弧形狀形成地面,這個形成的圓弧就是地面。四肢組成如一個圓弧,就是地面。它由前部到腳在前部和後部在後方共三個弧線形成一個圓,所謂四梢,就是四個腳向前往旋轉,一個是足尖旋轉、一個是腳跟旋轉。肩三關節由前部的“肩膀”關節、骨盆關節、“胯根部”關節構成。

太極拳的“四梢”功夫,簡稱“四梢發勁”

在肩三關節上有兩個旋轉,一個旋轉是背直,另一個是向身體外側前俯,形成一個圓形的弧線,稱肩二頭肌收縮旋轉,稱肩三頭肌擰裹圓運動。肩二頭肌和肩三頭肌的纏繞擰裹圓運動形成一個圈弧,就是一個圓弧,再加上前肩角度大的關係,形成一個圓弧的圓形。肩膀在此時是圓和圈的關係,三個旋轉是合起來構成一個圓。由此得知一個肩就是一個圓,合起來有四梢。四梢勁力是身體所有發勁的根源,就是力從地起,力由外發,力從手發,力從腳發。拳理:拳為兩儀,兩儀相合,為一體。手內手外。力傳心外,使人立於不敗之地。

太極拳的“四梢”功夫,簡稱“四梢發勁”

發手內,要藉助地面的彈擊作用。發之於腳底,要藉助地面的踩踩踹踹作用。發於肘膝,要藉助地面的旋擰裹裹彈彈砸砸作用。發於手足,要藉助手肘膝四肢體之力作用。手足為基礎,肩膀為樞紐。肘膝為上。所以,不是太極拳有多少勁力,是要看人的筋骨有多少勁力,是透過肘膝手足之力用來發出其他的勁力,從而推動整體勁力產生。太極拳拳譜上說,內家拳有四要:“身四梢,五根節,七頭身,八二四,九五八,十三宮,四門六縫十五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