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暴怒,能讓孩子得到任何實質改變嗎?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段父親教孩子做作業的影片火爆朋友圈。影片中,父親起初很耐心的教孩子怎麼去解答,但是教了很多遍,孩子仍然不會。這時,父親情緒大爆發了,孩子也嚇得不敢說話。孩子的父親一邊呵斥著自己的孩子,一邊訴說著自己的辛苦與不易。最後,還不忘調侃一句:“你要是會做了,我叫你一聲親爹”。

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面前,大家難免會遇到這種類似的情況吧?事後,又會感到很後悔,知道這樣對孩子發脾氣是不對的。那麼,我們又該怎樣去避免這種情緒的發生呢?

其實,要想避免這種糟糕情緒的發生,首先需要了解為何會產生這種情緒。

一、

不良情緒產生的根源。

1、

父母本身工作和生活的不順。

在當今社會,許多人面臨著各方面的生活壓力,這種壓力讓人找不到釋放的出口。尤其是對於生活在底層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要想生活狀況有所改變,就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在工作和日常瑣碎事情上。因此,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學習和成長。其實,孩子需要的就是家長的陪伴。孩子學習不好,家長會覺得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繼而,很容易將這種情緒遷怒到孩子身上。其實,這種怒氣本質上來講,是在發洩自己對現狀,對目前生存狀態的不滿。

2、父母沒有平等看待孩子的人格與尊嚴。

孩子是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的,這恰恰是許多家長所忽略的。自孩子能夠感受到外界的批評與讚揚,他已經逐漸能夠形成屬於自己的價值觀,擁有自己的人格尊嚴了。許多家長訴說孩子長大了,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管不住了。這便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平等看待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總想用家長的權威去管孩子。當孩子大了些,一時無法接受孩子的離經叛道。不是說,孩子做錯事情,對孩子不管不問。而是要平心靜氣的與孩子講明厲害關係,錯在哪裡,希望孩子能夠改正。從小開始這種平等式的對話,孩子慢慢的會習慣並接受的。理性且平等對待的處理方式,會作為性格情緒傳遞到孩子身上,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性格上要溫和許多。很多家庭,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教育方式多少也契合了該種理念。給與孩子一定的人格尊嚴,同時也讓孩子擁有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3、未能真正理解教育的目的。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學習上的,還有性格上的培養。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性格更多的是來自家庭環境的培養,它檢驗著一個人的情商高低。性格好的人,身邊的朋友往往有很多,以後遇到的機會也多。

父母的暴怒,能讓孩子得到任何實質改變嗎?

二、如何避免產生這種不良情緒呢?

1、家長工作辛苦,感覺很勞累。應適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放鬆自己。在自己身心得到舒緩的情況下,來處理孩子所遇到的各種難題。

2、家庭條件不好,應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好的生活條件,對於孩子性格的培養還是有益的。這種拼搏的本身也會對孩子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這就要求家長有時間多充實自己,少打麻將,少玩遊戲,身體力行,健康生活引導孩子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這種生活態度也容易讓孩子信服。

3、如果情緒累積,這個時候最好不要說話。很多時候,如果聽一個人訴說委屈,他會越說越激動,這種情緒只會增長,不會減少。就像仇恨某個人,所有與這個人不好的甚至是臆測的東西都會拿出來說,這樣只會助長這種不良情緒。

4、平時多與孩子交流,多與孩子親近。只有走進孩子內心世界,才會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才會更好的、平心靜氣的去引導孩子。多參與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孩子此時會覺得自己人格是真正平等,受到尊重的。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稚嫩的小天使。天使是需要用愛來守護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面對孩子,父母要時刻想到自己是在教育孩子,而不僅僅是在教孩子學習什麼,不能被這種不良情緒所左右。情緒是會傳遞的,父母應遠離這種不良情緒。讓孩子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是作為父母最大的心願。

父母的暴怒,能讓孩子得到任何實質改變嗎?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