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並非“鋒無力”,原因竟然是這個

中國足球並非“鋒無力”,原因竟然是這個

從高洪波接手國足到裡皮執掌帥印,不僅國足出線的前景越來越渺茫,而且也悄然誕生了一項令人非常尷尬的記錄:374分鐘0進球!也就是說,12強賽以來,國足已經連續4場世預賽沒有取得進球了。這,創造了國足世預賽不進球時長的新紀錄。

於是乎,無論是媒體,還是球迷,都一律把矛頭指向了國足的攻擊力不強上,進而將其定性為“鋒無力”。之前獅王也受其潮流的“蠱惑”,寫了一篇關於裡皮需要一個高拉特的稿子。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原本不是這麼回事,我們本土球員的攻擊力真的很差嗎?非也!在對卡達的比賽中,我們球員的“浪射”次數居然達到了21次,遠遠超過了卡達的9次,而且還有三次擊中門框或門柱。

中國足球並非“鋒無力”,原因竟然是這個

問題就出在這兒,為何在中超賽場上屢屢進球的“武球王”和“郜射炮”,而到了國際賽場上就射術不精,只會放空炮呢?這裡面既有技術的原因,更有心理的因素。在中超,這些射手面對的是清一色的本土門將,彼此熟悉,射門時自然放得開;而現在他們需面對另一種膚色,另一種長相的老外門將,心中也自然生怯,這就是武磊本該射門時為什麼去倒一腳,而郜林為什麼面對空門都射不進的原因了。

因此可以下這麼一個結論:國足不能贏球的原因並不是“鋒無力“,而是我們的守門員的能力太差,他們根本無法起到為國足備戰國際比賽的作用。所以說,一個問題不能一味去鑽牛角尖,去認死理;如果換個角度來分析,往往就會“柳暗花明”。

中國足球並非“鋒無力”,原因竟然是這個

從2000年閻世鐸接任足協掌門人之後不久,就不顧各傢俱樂部的反對,明令禁止引進外籍門將。原因居然是:如果聯賽中各隊都聘請外籍門將,本土門將勢必將和本土前鋒一樣,得到比賽鍛鍊的機會越來越少,水平也就越來越差,久而久之國家隊能夠摧城拔寨的箭頭沒有了,能夠鎮守龍門的衛士也找不出來了。這種異想天開的想法也成為中國足協這些年炮製的“奇葩”事件之一。事實真的如閻掌門所料嗎?人們發現,禁止引進外籍門將導致的結果是:守門員的身價瘋漲,水平卻沒見得提高多少;各傢俱樂部又將眼光盯在了引進外籍前鋒上,不僅本土前鋒鮮有鍛鍊的機會,反而守門員的信心被這些“黑又硬”“白而高”的外籍前鋒球員一次次蹂躪。如果照此推理的話,中國足協下一步是不是研究一下各支球隊不允許引進外籍前鋒了呢?

或許有“專業人士”會指摘獅王:為何在允許引進外籍門將的時候,我們的國足依舊不強?為什麼我們的近鄰日本J聯賽和韓國K聯賽就沒有外籍門將,國足水平卻比我們高?其實答案很簡單:引進外籍門將的時候我們是在甲A,投入和水平都不可與現在同日而語;日韓不引進外籍門將是因為他們投入很少,每支球隊購置的外援也寥寥。如果他們也能像中超那樣大把大把的票子往外拋的話,其實他們也很樂意從歐洲或是美洲找一個能夠鎮守球門的外籍門將。

中國足球並非“鋒無力”,原因竟然是這個

引進外籍門將並不意味著“狼來了”。在歐洲和美洲的聯賽中都有來自不同國度的門將出現,他們的介入並沒有奪走本土球員的“飯碗”,反而更激發出他們的競爭力,並且他們從那些優秀門將的身上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這是僅僅靠聘請外籍守門員教練所辦不到的事情。並且,有了高水平的門將,才能更好的鍛鍊射手的意志,提升他們的信心,為大賽積累一些經驗。這些年我們發現,我們的本土守門員經常發揮不穩定,甚至犯一些低階錯誤,這與他們過於放鬆的心理狀態很有關係。看看隊中,我是老大,沒人跟我競爭,下一場還是我守門,這種“倚老賣老”的思想其實已經存在已久。很可惜,中國足協的那些“門外漢”是意識不到這些的。

郝海東說,一位射手靠的不僅僅是水平,更要靠他們的潛力和素質。獅王認為,這種潛力和素質是需要在慢慢積累中才能迸發和體現出來。

中國足球並非“鋒無力”,原因竟然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