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然而並不改變主線,你怎麼看?

首先因為剃髮,是滿洲人的身份象徵,如果滿洲是奴隸主,他為什麼要讓奴隸和自己一樣都剃髮,還有一點,你動不動就屠殺,其實我不是洗,只是探討下,人在面對屠殺時,為何不反抗唉,古人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滿洲,只有二十萬,你如果說屠殺的是平民,平民不是人嗎,平民不知道反抗嗎,滿洲有機槍嗎,一百個平民,寫明末清初朝的事情。沒有說元末明初的事情。另外“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就已經表明了對於任何統治者的屠殺都是鄙夷批判的態度的。但是我現在就對明末清初的事情感興趣,等我寫元末明初的時候,您在給我評個明末清初吧。屠殺,是非正義的。

明末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然而並不改變主線,你怎麼看?

歷來皆是如此,如果僅僅由於那人是漢人身份就說屠殺有理,豈不是雙標狗。我不是雙標狗,一篇文章承載量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內地十八省這個概念很邪惡,很多歐美日的漢學家都會用這個概念肆圖分裂中國。我們作為中國人就儘量不要提這個概念,放諸華夏全史,中國領土時大時小,不斷變化。而我國領土是繼承於清朝,所以內陸十八省這個詞彙不要提,也不合適,作為生於中國的人,維護國家領土安全與完整,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當遵守的政治正確。

明末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然而並不改變主線,你怎麼看?

在化纖發明以前不管哪個朝代,只要人口到了土地承載力極限,底層老百姓都只能是破布爛衫,而清朝不過是正好趕上了照相機的問世。清末英國平民之所以穿著體面,是因為在印度和美洲有著成千上萬的農奴衣不蔽體地勞作,而他們才是殖民體系下真正的“社會底層”。剃髮令在短期來看是一道昏招,但從滿洲統治者的角度,無疑對他們維持對漢族長期統治更為有力,是想作為關外侵入的異族政權,大部分漢人對於是絕不認同的,只是不想與戰鬥力正盛的八旗軍反抗而已。倘若一旦滿清長期入侵與統治的過程中發生危機,這些對滿人不滿的漢人便很可能聯合起來,掀翻滿清的統治。

明末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然而並不改變主線,你怎麼看?

而剃髮令在滿清武運昌隆之時逼迫反感滿清控制不願剃髮而又尚未形成強大反清勢力的漢民起身反抗,然後各個擊破。一舉肅清潛在的反抗者,震懾搖擺不定的觀望者,並使之前收攏的奴才更加死心塌地,不得不說是一步妙招(對滿洲貴族來說),這或許也是滿清不同於遼金,入侵中原後沒有被最終擊退的原因。只可惜我華夏三千年傳統衣冠只因一幫韃子的鞏固統治的私慾毀於一旦(孫之獬哪種趨炎附勢的奴才的建議怎麼可能真正影響滿洲大爺的決策),每每回顧往往痛心疾首。剃髮令猶如指鹿為馬,斬草除根之功效。明亡本是朱家一家之事,天下興亡切是匹夫有責。亡國了就是亡國了,不只是亡國了,還被人屠殺為奴了三百年,不要跪在那裡抬頭做狗,那些留下來的老祖宗,確實不怎麼光彩這是事實,那些爭先恐後為奴為俾為狗的也確實不怎麼光彩這也是事實,可是沒有他們忍辱負重,也沒有了後世留下來的熊熊火種這也是事實。

明末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然而並不改變主線,你怎麼看?

日月重開大宋天,重開清霧見天明。沒有奴役,人就忘了壓迫,沒有血淚,人就忘了骯髒。奴役和骯髒的三百年,枷鎖一開自由還來。天下不管是還是大明的,天下總歸是天下人的!明末清初統一戰爭中民間的悲慘,而沒有往前面去看歷朝歷代統一戰爭時民間的悲慘,從秦朝發動滅六國之戰開始,每一次統一都伴隨著殘酷的戰爭,人口都會被削減,造成生產力被極大的破壞,然後迎來和平恢復正常的生產耕種,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也不光是隻有在中國歷史上才發生過類似的屠殺,世界各國都是一個樣。明末不是暴政而亡的,比明暴政的政權多了。王朝是都會走向失序走向死亡的。

明末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然而並不改變主線,你怎麼看?

明末的失序是馬爾薩斯陷阱引起的,明朝解決不了土地兼併問題,土地兼併問題也是人口增長的附產品,王朝初期為什麼土地兼併不會成為社會矛盾,因為王朝初期人口密度低,土地兼併也是需要人來種的,初期人口密度低,人均土地有富餘,即使地主兼併,由於荒地仍有充足土地仍是富足品,兼併會導致地主耕地僱農勞動力不足,所以王朝初期兼併一般不會成為主要矛盾,而王朝末期人口增加,土地成為稀缺品和保值品,社會上土地兼併才會加劇,土地兼併又會導致失地失去勞動機會的流民問題。

明末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然而並不改變主線,你怎麼看?

如果明末沒有科技進步沒有高產作物的廣泛推廣沒有大面積新耕地的開闢,馬爾薩斯陷阱是不可避免的。明末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然而並不改變主線。換句話說馬爾薩斯陷阱到來的時候,饑荒瘟疫戰爭是併發的,總是要死一批人的,但是要不要像清入關這麼殘酷那是另一回事,另外明末北方遭遇後金的屠殺不如南方你是沒算後金劫掠山東河南的屠殺和人口掠奪,然後掠奪的人口向北進發的大量死亡。當然明作為秩序的維護者他沒有維護好秩序,他當然有惡,但是更大的惡來自於搶劫者和屠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