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形管八大效能工藝處理

錐形管八大效能工藝處理

(一)沉澱硬化

金屬在過飽和固溶體中溶質原子偏聚區和(或)由之脫溶出微粒彌散分佈於基體中而導致硬化的一種熱處理工藝。如奧氏體沉澱不鏽鋼在固溶處理後或經冷加工後,在400-500℃或700-800℃進行沉澱硬化處理,可獲得很高的強度;

(二)淬透性

在規定條件下,決定錐形管鋼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佈的特性。鋼材淬透性好與差,常用淬硬層深度來表示。淬硬層深度越大,則鋼的淬透性越好。鋼的淬透性主要取決於它的化學成分,特別是含增大淬透性的合金元素及晶粒度,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等因素有關。淬透性好的鋼材,可使整個截面獲得均勻一致的力學效能以及可選用淬火應力小的淬火劑,以減少變形和開裂;

錐形管八大效能工藝處理

(三)二次硬化

某些鐵碳合金須經多次回火後,才進一步提高其硬度。這種硬化現象,稱為二次硬化,它是由於特殊碳化物析出和由於參與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或貝氏體所致;

(四)化學熱處理

金屬或合金錐形管置於一定溫度的活性介質中保溫,使一種或幾種元素滲入它的表層,以改變其化學成分,組織和效能的熱處理工藝。常見的化學熱處理工藝有:滲碳、滲氮、碳氮共滲、滲鋁、滲硼等。化學熱處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鋼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蝕性、抗疲勞強度和抗氧化性等;

(五)回火脆性

淬火鋼在某些溫度區間回火或從回火溫度緩慢冷卻透過該溫度區間的脆化現象。回火脆性可分為第一類回火脆性和第二類回火脆性。第一類回火脆性又稱不可逆回火脆性,主要發生在回火溫度為250-400℃時,在重新加熱脆性消失後,重複在此區間回火,不再發生脆性,第二類回火脆性又稱可逆回火脆性,發生的溫度在400-650℃,當重新加熱脆性消失後,應迅速冷卻,不能在400-650℃區間長時間停留或緩冷,否則會再次發生催化現象。回火脆性的發生與鋼中所含合金元素有關,如錳,鉻,矽,鎳會產生回火脆性傾向,而鉬,鎢有減弱回火脆性傾向;

(六)臨界直徑

錐形管在某種介質中淬冷後,心部得到全部馬氏體或50%馬氏體組織時的******直徑,一些鋼的臨界直徑一般可以透過油中或水中的淬透性試驗來獲得;

(七)固溶處理

將合金加熱到高溫單相區恆溫保持,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後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固溶處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鋼和合金的塑性和韌性,為沉澱硬化處理作好準備等;

(八)時效處理

合金錐形管經固溶處理,冷塑性變形或鑄造,鍛造後,在較高的溫度放置或室溫保持,其效能,形狀,尺寸隨時間而變化的熱處理工藝。若採用將其加熱到較高溫度,並較長時間進行時效處理的時效處理工藝,稱為人工時效處理,若將其放置在室溫或自然條件下長時間存放而發生的時效現象,稱為自然時效處理。時效處理的目的,消除內應力,穩定組織和尺寸,改善機械效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