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死亡,不同的表述

相同的死亡,不同的表述

希望之光

佛家常用“方便有多門,歸圓無二路”,形容修行的法門雖萬別千差,但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只是為了追求心的覺悟。所謂條條大道通長安,也許行進的方式、方法不同,然而到達的結果卻是一樣。

喜生畏死,是人的共性。因此,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樂於暢議生存之道,但是對於死亡卻總是輕描淡寫。

每個人生是偶然,死是必然,這是誰都無法躲避的必然結果。同樣是死亡,卻因人的身份地位高低衍生出不同表述。人生在世,為追求平等而努力,最終平等只能成為理想。百年後,本以為人人平等的死亡,依然存在著三六九等。

相同的死亡,不同的表述

武當山秋意

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死亡的表述大致有以下幾種內容:

根據人的身份地位區分:《禮記》中謂天子死為“崩”;諸侯死為“薨”;大夫死為“卒”;士死為“不祿”;一般庶人稱“死”。

清代,對王、公、侯、伯、世爵之死,稱為“薨”;有官職,有名望的人死為“卒”;庶民稱“死亡”。

今人對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去世稱“逝世”,普通民從則稱“去世”、“辭世”、“仙逝”……鄉村地區會以“老了”、“死了”直說。

根據人的年齡區分:不滿20歲死亡的謂之“殤”,其中又分為三類:8-11歲死者為“下殤”;12-15歲死者為“中殤”;16-19歲死者為“上殤”。但男子已訂婚,女子已許配者死則不稱“殤”。青壯年死者謂之“夭亡”、“夭折”,但於訃告上均寫“疾終”,引魂幡、《薦亡文疏》上則書“雲終”、“告終”。老年死謂之“壽終”。如系家族最高長輩,男加“正寢”,女加“內寢”字樣,後世“壽終正寢”一詞,即是對善始善終者的褒獎。

根據人的死因區分:為理想、事業奮鬥而捨命者謂之“殉命”,在職位上因公而死謂之“殉職”;古時死於戰場稱為“陣亡”,今稱“犧牲”,死於異國他鄉為“客死”,死於非命謂之“凶死”等等。

根據人的宗教信仰區分:和尚死稱“圓寂”、“示寂”,信佛的居士死稱“往生”;道士死稱“羽化”;天主教、基督教教徒死稱“歸主”;伊斯蘭教教徒死謂之“無常”等。

民間對死的別稱、戲稱:有借道家的“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陰陽家“就本”、“星殞”者;一般稱人死為“辭世”(與世長辭)、“過世”、“去世”、“老了”,“作古”;在弔唁時見之於書面的一律稱“千古”;靈牌、引魂幡上一律寫“已故”。

地方方言對死的不同說法:如“見閻王爺去了”;“撂挑子了”(意思是放下人生重擔),“聽蛐蛐兒叫喚去了”(意謂人入土與秋蟲為伴了),“嗝兒屁著涼了”、“翹辮子”、“踹腿”、“蹬腿兒”等等。這些多數包含貶義,是對死亡的俏皮說法,不適用於喪禮場合。

相同的死亡,不同的表述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對僧人死亡除了圓寂以外,還有一種更高尚的說法叫“涅槃”(音:niè pán )。涅槃是梵語音譯,正音為波利匿縛男,舊雲涅槃,今順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雲涅槃那,皆音之訛略,或楚夏不同。舊譯為滅度,或雲寂滅、無為、解脫、安樂、不生不滅等,名雖異其義則同。

意譯為無為、自在、不生不滅等。涅槃一詞並非佛教專屬名詞,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奧義書》思潮就已經在使用了,原先涅槃係指迴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有詳細說明。 而佛陀覺悟後,依“因緣法”對涅槃一詞有了新的定義和解釋。

東晉僧肇作《涅槃無名論》十九章,對涅槃一詞詳加解釋。如“通古十七”章言:“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何則? 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求,亦不離於色中求。”

又曰:“見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通,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

相同的死亡,不同的表述

古剎銀杏映冬

《涅槃無名論》探討的是有關涅槃的深意。涅槃是巴利文 Nibbāna 的音譯,意譯為寂滅,《阿含經》稱為“畢竟寂靜”、“實極安樂”,大乘贊其常、樂、我、淨四德,是佛教十地修行所達到的最高理想境界,被認為是不生不滅、超離生死煩惱、安住永恆快樂的境界。

在普通人眼中很平常的死亡,經過各種嬗變以後,猶如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般,從簡單到複雜,匯聚出異彩紛呈的中華祭祀文明。

死了死了,一了百了。只是在活著人的努力下,人的終極歸宿反而變成了“了猶未了”的一樁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