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出師不利,夷陵之戰其實早有預兆?無奈劉備不信邪!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蜀漢、曹魏、孫吳為首的三方勢力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為了自己的地盤擴張而不懈的混戰著。正是因為他們昏天暗地的廝殺,留下了許多精彩的片段戰役,以供後世們評說。著名的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被稱為三國三大戰役。

劉備出師不利,夷陵之戰其實早有預兆?無奈劉備不信邪!

除了前面二次戰役,夷陵之戰可謂是前後三國的重要轉折點。這一戰不同於以往的戰役,純屬是劉備的私心而討伐孫權,孫吳殺了劉備的左膀右臂關羽,而關羽對劉備對蜀漢的意義是多麼重大?損失了這麼一名猛將,讓劉備對孫吳是記恨不已,巴不得將孫權抽筋扒皮挫骨揚灰。在劉備在益州站穩地盤當上皇帝后,心裡估計是想著我這一高高在上的君王,自己的親兄弟被殺,豈有不報仇之理,於是為了愛將的瞑目,為奪回荊州,親自率領大軍開始了討伐東吳之路。

劉備出師不利,夷陵之戰其實早有預兆?無奈劉備不信邪!

劉備所帶兵力雄厚,用三萬餘兵力,奪取了長江三峽的峽口通道,順利攻入吳國的國境。同時,避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局面,防了曹魏一著,讓鎮北將軍黃權駐守長江以北。一面是進攻,一面是防守,另外劉備也不閒著,收攏附近區域的閒散部落助力幫忙,最後粗略計算有五萬兵力。劉備在沙場征戰多年,帶兵打仗的經驗還是不可小覷的。

劉備出師不利,夷陵之戰其實早有預兆?無奈劉備不信邪!

然而,孫吳也不是吃素的。孫權這方殺了劉備的愛將關羽知道劉備生氣,那我們就拉下臉來去向你求和吧,求和不管成不成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意做到了。果不其然,劉備是一邊更加惱怒,一邊有些許的洋洋自得。孫吳求和不成,那就只能應戰吧,不,時機未到不能一戰。他們聰明著呢,同劉備一樣,二軍對峙害怕後方有偷襲。那就去向曹魏稱臣表忠心吧,算是一方皇帝舉手投降了。那時候稱帝的是曹丕了,不同於曹操以往的果決,曹丕竟然同意了。於是,孫吳就免除了後方的擔憂。特別是陸遜上任之後,不急不躁,仔細衡量分析各方情勢,奈何劉備怎麼引戰,只會步步後退,以守為攻,以靜制動。

劉備出師不利,夷陵之戰其實早有預兆?無奈劉備不信邪!

就這樣對峙了半年,時值酷暑,劉備大軍早已移帳,一腔熱血出發,卻遲遲不能痛快的幹一仗,天氣炎熱卻把人煎熬的軍心渙散又懶散。可是,正當劉備要舉兵出發的前夜,他的另外一名結義兄弟卻被自己的部下所殺,一個死去是為了報仇,一個是在報仇路上不幸西去,三個兄弟就剩下了劉備一個,這難道不是一個天大的不祥徵兆嗎?可惜,劉備不信邪,攻吳之路踏上去了就再也沒有回頭路。

孫吳一方見時機已到,反守為攻,打的劉備大軍一個措手不及,慘烈不已,諸多將士血灑戰場,再也無回。只剩下劉備狼狽的逃亡白帝城!悔恨加羞惱,次年,劉備歸西。嗚呼,一介梟雄就此隕落,蜀漢政權也是風雨飄搖。世事變遷,真是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