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土“怪模怪樣”的青銅器,專家經研究,發現它的作用很獨特

“文物”是承載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但部分文物卻自帶神秘感,因為專家不知道它的用途是什麼。在洛陽的工地上,考古工作人員出土一個“怪模怪樣”的青銅器,這件文物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

邙山土“怪模怪樣”的青銅器,專家經研究,發現它的作用很獨特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18年4月,洛陽市王城大道和狀元紅路交叉口附近正在施工。工人們挖土的過程中,感覺鐵鍬頻繁觸碰到硬東西,當他們用力挖出後,才發現是古代的青磚,有青磚就應該有墓穴,施工隊長連忙打電話,聯絡了當地的文物研究所。

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接到訊息,立即帶著專業的考古工具趕到施工現場。經過實地考察,工作人員確定該地存在墓葬,並決定進行保護性發掘。經過長期的清理,該地共有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的265個墓葬,而出土的文物多以青銅器具為主,比如:銅方壺、銅勺。銅鼎等。在發現的一個銅方壺內,工作人員甚至還發現半壺古酒的液體。

邙山土“怪模怪樣”的青銅器,專家經研究,發現它的作用很獨特

隨著發掘工作接近尾聲,大部分出土文物都被運回研究所,但在研究時,一件看似不起眼青銅器卻引起專家們的興趣。

這件青銅器是以青銅為主要材質,表面存在鏽跡,由三部分組成,兩個夾片加上一條連線杆,形狀類似現在的“槓鈴”,但連線杆上的一個圓形洞,卻讓人摸不到頭腦。專家們看到這件器物後,他露出疑惑的表情,開始猜測它的用途,難道它是某件青銅器物的組成構件嗎?

邙山土“怪模怪樣”的青銅器,專家經研究,發現它的作用很獨特

專家們為弄清這件青銅器的真正用途,開始翻閱相關的歷史資料,但讓專家感到遺憾的是,一番研究並沒有破解它的用途之謎,只能將其暫時收放起來。

這日,陝西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專家,來到洛陽市講解關於文物知識。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專家意外看到邙山工地出土的這件青銅器,仔細觀看後,他用肯定的語氣告訴文物工作者,這件青銅器是“戴勝”。

邙山土“怪模怪樣”的青銅器,專家經研究,發現它的作用很獨特

《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在山東嘉祥武氏祠漢代畫像中,我們可以看到刻有“玉勝”圖樣,對稱兩勝以“杖”連線,中心有圓孔,可以橫貫於頭髮上,畫像石中的西王母就佩戴這樣的“勝”。

到了西漢時期,西王母受到統治階級的推崇,所以她頭上佩戴的“勝”,也受到古人的歡迎,人們開始佩戴不同款式的“戴勝”。隨著“戴勝”越來越受歡迎,出現各種不同材質的戴勝,比如:青銅勝、琥珀勝,玉勝等,其中,玉勝只有漢代貴族才能佩戴,因為它不僅價格昂貴,還是身份地位的一種象徵。除了對西王母的推崇外,“戴勝”能流行開來,還勝在實用性。

邙山土“怪模怪樣”的青銅器,專家經研究,發現它的作用很獨特

“戴勝”是風靡一時的器物,但為何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呢?隨著朝代的更迭,人們對配飾的要求越來越高,正因如此,它的功能也得到完善,而佩戴卻需要更加方便,比如:簪子。

《西京雜記》中提到:“漢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簪。”相對於“戴勝”而言,簪子作為首飾戴在頭上更加美觀,更加方便,並且寄託著吉祥的寓意,更符合古人的需求,故此,佩戴麻煩的“戴勝”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就是佩戴非常方便的簪子,開始登上了髮飾的舞臺。所以很多文物專家並不認識它,但不認識並不等於這件文物不存在。

邙山土“怪模怪樣”的青銅器,專家經研究,發現它的作用很獨特

洛陽邙山的工地出土的“戴勝”,為我們復原一段歷史,讓我們感受到“戴勝”獨有的魅力和價值。如果各位讀者對“戴勝”感興趣,可以翻閱相關資料,進一步瞭解它背後隱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