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頭戴鳳冠去鑑寶,一上臺就驚豔眾人,後來怎樣?

女子頭戴鳳冠去鑑寶,一上臺就驚豔眾人,後來怎樣?

“(石季倫)使翔鳳調玉以付工人,為倒龍之佩;縈金,為鳳冠之釵,……鑄金釵像鳳皇之冠。”根據記載,鳳冠一詞第一次出現,是在東晉著名文學家王嘉的《拾遺記》中,早年間,王嘉隱居東陽穀,收徒弟數百人,公元384年,西燕和後秦一同攻打長安,王嘉回到長安,選擇協助前秦宣昭帝苻堅。

女子頭戴鳳冠去鑑寶,一上臺就驚豔眾人,後來怎樣?

傳言,王嘉是一個能夠預測到未發生的事的奇人,前秦公候以下的官員,時常到他的住處去參拜,詢問世事,《拾遺記》就是王嘉所著的一本神話志怪小說,其中講述了許多上古時期荒誕的神話故事,但其想象力豐富,故事情節曲折,所以常被後世引為故實,關於鳳冠的記載,最早也是出自這本小說。

但是在古代,鳳冠卻是貴族婦女所佩戴的冠飾,比如皇帝后妃在一些大型慶典所戴用的禮冠,明清時期,民間女子結婚時所戴的彩冠也叫鳳冠。不過鳳冠的起源,最早於秦始皇,在《中華古今注》中曾提到:“始皇以“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這就是最早期,皇帝后妃的冠飾,大多以金銀為主。

女子頭戴鳳冠去鑑寶,一上臺就驚豔眾人,後來怎樣?

到了漢朝,在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禮服和頭飾,已經開始用鳳凰作為裝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鳳冠的樣式就變成了口銜珠滴的鳳鳥形象,隨著佩戴者行走,鳳鳥步搖在雲髻上搖曳生姿。宋朝時期,女子戴冠的風習鼎盛,宋朝的大部分服飾定製,也是在團冠的基礎上得來的,歷史上第一個以鳳冠作為禮服,納入後宮妃子冠服制度的,也是宋朝。

可以說,鳳冠在歷史的演變中,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權勢的象徵,近些年來,我國也有不少文物收藏家們把鳳冠作為興趣愛好來收藏。曾經在一檔鑑寶類節目中,就有一位農村大媽,頭戴著一定金光閃閃的鳳冠前來鑑寶,專家們看到後當即大喊:“趕緊摘下來”。

女子頭戴鳳冠去鑑寶,一上臺就驚豔眾人,後來怎樣?

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她的這頂鳳冠真的那麼價值不菲,連專家們看了都不敢輕舉妄動嗎?其實,當大媽剛走出場的時候,專家們就已經開始對她頭頂的那頂鳳冠進行觀察了,從外觀上來看,這頂鳳冠顏色非常靚麗,上面還鑲嵌了大小不一,近百顆寶石和珍珠,一看就價值不菲,不管是出於對文物的愛護,還是因為擔心這真的是一件古文物,所以專家們才一致制止大媽以這樣的方式出場。

後來經過詢問得知,這頂鳳冠原來是大媽在文物市場“撿漏”所得,她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是對古文物這一塊,還是很喜歡的,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個文物販子,當時他手中還有不少珍貴的文物,但是大媽一眼就看中了這個鳳冠,覺得它肯定有收藏價值,於是就花了10萬塊的大價錢給買了下來。

女子頭戴鳳冠去鑑寶,一上臺就驚豔眾人,後來怎樣?

聽完大媽的介紹,專家們也開始嚴肅起來,根據現有的考古記錄,我國出土的最貴的四頂鳳冠,是明朝萬曆帝的孝端皇后所佩戴的2頂六龍三鳳冠,和九龍九鳳冠,以及孝靖皇后的三龍二鳳冠和十二龍九鳳冠。這兩頂鳳冠均是明朝萬曆皇帝的兩位皇后所戴,上面採用了大量寶石和珍珠,尤其是孝靖十二龍九鳳冠,這是我國現存最珍貴的一頂鳳冠,全冠共用了寶石121塊,珍珠3,588顆,鳳眼共嵌小紅寶石18塊,做工極為複雜和華麗。

女子頭戴鳳冠去鑑寶,一上臺就驚豔眾人,後來怎樣?

而大媽這頂鳳冠,和明代鳳冠的製作風格非常相似,也以大量寶石和珍珠作為主料,製作而成,然而專家們在經過仔細鑑定後卻告訴大媽,這頂鳳冠是假的。原來,專家們第一眼看到,覺得這頂鳳冠和明代鳳冠很相似,但細看過後,還是發現了其中有不少現代工藝合成的痕跡,所以他們斷定,這是一頂現代技術偽造的鳳冠,也就是我們俗說的贗品。

女子頭戴鳳冠去鑑寶,一上臺就驚豔眾人,後來怎樣?

這一結果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就就連大媽也非常失望,畢竟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十萬塊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不過文物收藏本就是個人的興趣愛好,大媽最後也釋然了,她表示,還是會繼續收藏這頂鳳冠,留給自己的子孫,當作一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