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蔴地|徐揚送

「來源: |文學百花園 ID:gh_6f4658f75ddb」

母親的蔴地|徐揚送

作者

母親的蔴地|徐揚送

母親的蔴地|徐揚送

母親的蔴地|徐揚送

母親的蔴地

徐揚送

母親的一塊不到30平米蔴地,前沿挨著稻田,不旱不澇不缺水,後靠河壩,朝陽避風,一年四季潮漉松疏,適合家蔴生長,“大躍進” 年代,“自然災害”之年,沒有荒過,每年一到割麻、刮麻時節,母親最忙,怡然自得,愜意快樂時候。

初秋清晨,太陽昇起,霞光穿過樹林,灑向蔴地,照得蔴葉上露水珠,閃閃晶亮。母親高興來到蔴地,開始“頭蔴”( 第一茬)收割,小心搬走老虎刺柵欄,舉起手中細細的竹椏,披頭蓋臉,竹起葉落,片片落葉,輔在地上,一片灰白,踩上去恰似厚厚地毯, 棉棉的,一根根筆直麻稈,猶如-個個“光桿司令” 挺胸林立,整裝待“伐”。

母親彎下腰,不用刀,不用剪,手握蔴稈根部,“咔嚓” 一折,蔴稈一根根橫躺地上。“割麻怎麼不用刀?”我好奇問母親,“用手摺,稈斷絲連,好剝啊。”母親頭沒抬,一過勁地邊折蔴稈,邊對我說。難怪母親寧願-人累,不許別人碰。我只能“助演”,捋起折斷的麻稈,小心翼翼,一次次雙手抱到屋前稻場上,堆放在奶奶面前。

奶奶繫著圍兜,坐在小馬橙,彎著腰,嫻熟地拿起一根蔴稈,兩手揪住象山羊鬍須的根部蔴絲,一分為二,用力一撕,白色秸稈猶如離弦的箭桿,脫皮而岀,皮稈分離,落在地上,揪在手中青皮麻絲,奶奶順勢擺在自己大腿上,長長的蔴尾拖在地上,撕下麻皮有一手抓時,扭成一個麻絲團,放進身旁盛有河水的水桶裡,等待剝皮抽絲。

母親和奶奶相對坐在裝有麻絲的水桶兩邊“刮蔴”, 刮蔴離不開“刮刀”,刮刀弧形,似半邊鋼管,大於拇指,雙口,約三寸長,鐵匠錘打而成,配有木柄,小巧靈便。刮蔴是個技術活,一刀颳去蔴絲上青皮,輕了,青皮刮不盡,象一個大花臉,斑斑點點,重了,蔴絲刮斷,半途而廢,母親剛進門時,不少挨奶奶責罵,慢慢地熟練生巧,手到擒拿,現在,母親與奶奶“同臺演技”, 成了刮麻能手。

青蔴變白絲,白色青澀的蔴絲,晾曬在竹杆上,猶如纖細如絲的少女白髮,嫋嫋婷婷,似高山流水,-瀉千里,源遠流長。一堆無頭的青色廢皮,曬乾後,做泥瓦匠的父親,順便帶給東家,充當紙筋,摻在石灰泥裡,抹在牆面灶臺上,防皺防裂。

家蔴全身是寶。脫皮後的白滑滑秸稈,捆成一梱,放進四水回堂的“陽溝”( 天井)汙水裡浸泡,上面壓塊石頭,來年春上,撈上來洗清曬乾,秸稈是空心的,易燃、輕便、用時長,替代了山裡人吸黃煙時用的紙煤、火柴。每次秸稈一落地,就讓左鄰右舍的“菸民”搶走,今年也不例外,秸稈一落地,一搶而光。

那時,山裡男女老少只穿布鞋,別無選擇。做布鞋,離不開“麻索”,平日裡一有空,母親捋起一隻褲腿,抽岀一根麻絲,指甲一劃,一分兩,擺在大腿上,一手捏住麻索頭,另手前後一搓,兩股合一, 搓麻索有長短不一,長的是鞋底索,短點是上鞋索,搓索時間長,大腿磨得通紅,見到了血絲,一年四季,母親手中沒有離開麻索和針線活。大年三十,年飯-過,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圍在“火宕”(樹根、乾柴架起的篝火)旁,辭舊迎新,母親卻手拽麻索,獨坐煤油燈下,一拉一拽,趕做兒女新鞋,迎接大年初一到來。

風來雨去,年復一年,套在母親手指上一隻鐵“頂針”,由黑變白,陷入粗糙皺裂皮肉裡,從未取下,直至離開人世。

每年收割家麻,除家用外,母親把麻絲分成-籽籽,分別送給沒有麻地的大媽二嬸,把搓好的麻索,送給剛進門的鄰居新媳婦,送麻己是母親多年習慣。那時不懂事,埋怨母親有點傻,心地善良的母親摸著我頭說:“人的力氣就象家麻,一茬一茬,用掉又來,大家有,才是有,做人不要小氣。”母親的話,-直耳邊響起。

家麻又稱:茼麻、白麻、線麻、孔麻,麻稈是青黃色,又稱青麻、黃麻。高一米五左右。葉互生,葉狹楕圓形,巴掌大小,莖葉茂盛,葉反面雪白氈毛,稍粗糙。開花結果,整合小球狀,深灰色,捏在手裡,鬆鬆的,軟軟的,一棵多株,根蔸發達,生長較快,頭麻八九十天,二麻五六十天,一年可割兩次,宿根己有五十多年,據說,家麻種植已有四千多年曆史,難怪許多遠古影視人物,少不了麻布服裝頭飾,“披麻戴孝”習俗,流傳至今。

麻絲輕柔細軟,有超強的韌勁拉力,一根麻索克死一條牛,鎖住一頭豬,那時,山裡人扭成麻辮,用於千斤人力板車的揹帶,抬石頭,抬靈柩,麻辮安全保險,挷扎抬拉時好幫手。麻絲吸溼散溼透氣,傳熱快,質地輕,強力大,防蟲防黴,靜電少,不易汙染,色調柔和大方,可織成麻纖維織品,涼爽細麻布、夏布,做成岀汗不貼身的夏裝。麻根耐寒性強,味甘,清熱利尿,安胎止血解毒等功效。

布鞋全是一針一線,一索一布的手工活,耗時費力,現在穿的人少了,家麻沒了,母親麻地早已改為菜地,母親留給我的-雙布鞋,一直放在衣櫃裡,蕩氣迴腸,飄溢清清麻香。

母親的蔴地|徐揚送

作者簡介

母親的蔴地|徐揚送

徐揚送,1949年10月11日岀生在安徽安慶懷寧月山鎮一個小山村,1966年初中畢業,適逢“文命”,中止學業,回鄉務農,成了一名“老三屆”“回鄉知青”,當過小學“赤腳老師”,1971年3月,招工進了中石化集團公司安慶石化分公司,國企,當過工人,做過管理,入黨提幹,大專文憑,政工師,曾從事工會和行管工作。2009年退休。2012年架起一臺二手電腦,不會拼音,只得手寫,開始投稿,至今原創百篇,其中80篇見報和雜誌,先後刊登在《新安晚報》、《安慶晩報》、《安慶廣播電視報》、《黃山日報》、《安慶石化報》、《安慶石化》雜誌、《今日懷寧》報等網路上,《錯怪成錯爰》-文,獲安慶廣播電視報 徵文大賽”二等獎。建立部落格和微信群。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風風雨雨,砥嚦前行。

第六屆“百花苑杯”全國文學大獎賽的最新規定

修改後的大賽不設獎金,之前的八十七位參賽者若有異議,可退賽、退費。

為活躍文壇氣氛,發掘文壇新秀,河南經濟報經濟新聞週刊、《文學百花苑》聯合舉辦第六屆“百花苑杯”全國文學大獎賽徵文活動,此次大賽由微信平臺《文學百花園》獨家首發;參賽內容要積極向上,主題不限,題目自擬,4月1日起正式啟動。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數2000字內,每首詩在40行內,作品要求原創,且未在其他微信公眾號發表過,可多篇文章參賽(只取最高獎)。

2、來稿需註明【參賽】字樣 +作者簡介+作者生活照,否則,視為普通投稿。

3、參賽唯一郵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賽以質量加點數取勝,打賞資金不返還(1元摺合3個點選量)一個有效評論摺合2個點選量(有效評論一個ID只選一次)。

5、最終評獎辦法:綜合點選量佔百分之五十,評委佔百分之五十。50+50=最終點數);原始綜合點數在500點以下者,不納入最終評獎範圍。

6、本次大賽設特等獎一名;小說、散文、詩歌類一等獎各一名;小說、散文、詩歌類二等獎各三名;小說、散文、詩歌類三等獎各九名;優秀獎五十名。

7、本次大賽杜絕惡意刷帖,一旦發現,立即取消參賽資格,併發帖公佈其不當行為。

8、收稿時間:即日起到2022年2月28日止,獲獎資訊在頒獎現場公佈,然後在公眾平臺公示 。

9、獲獎者頒發證書,一、二、三等獎作品在省級報紙刊出,優秀獎作品在《文學百花苑》刊登,付20元贈送兩本樣刊。500點(摺合)以上優秀作品皆有入選《文學百花苑》雜誌資格,但須付正常費用的百分之八十。

10、2022年4月擇日在河南鄭州市舉行頒獎典禮(暫定),每位與會者在河南科技報選登一篇文學作品。屆時將邀請邀請文學界名流參與頒獎活動與互動,與會者表演自制節目及互動。邀請河南電視臺製作新聞和專題報道,穿插部分獲獎者發言。

主辦:文學百花苑

聯辦:河南經濟報·經濟新聞週刊

後期事務:文學百花苑全國徵文大獎賽組委會

2021年7月24日

《文學百花苑》徵稿通知

訂閱電話:13343811328(微信同號)

1、來稿需註明[投稿]字樣,必須註明聯絡電話。詳細地址,否則,不予收稿。拒絕一稿多投。

2、上刊作品文體不限,所投作品編輯有修改權。

3、稿件必須是原創作品,願意上微信平臺的,請註明首發字樣,並附照片一張。投稿後與編輯聯絡,一經採用即發釆用通知單。

4、本刊長期徵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請和主編聯絡。

5、本刊無稿費,入選後如需樣刊請與主編聯絡。

關於投稿

雜誌、大賽投稿郵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投稿:1258873875@qq。com

文學百花苑作家聯盟

2020年12月28日

文學百苑第三屆微型小說研習班招生啟事

凡立志於小小說創作的初學者和有一定寫作基礎的文學愛好者皆可加入,學習時間為六個月,隨到隨學。

每期學費800元,可在河南經濟報刊登一篇習作,在《文學百花苑》雜誌上刊登三篇習作。

往屆學員500元,待遇不變。

完成學業後可直接推薦加入中國微型小說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