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作為一枚低端 程式碼搬用工,老早就瞄準了HHKB這款稱之為程式設計師專用的靜電容鍵盤,官方早就放話618有活動,果不其然在天貓HHKB旗艦店抽到了一把價值300來塊錢的紅木手託,而後順手下單一把藍芽版的HHKB鍵盤,魚餌真香。

說起來HHKB和我同歲,都才18、95年由日本和田英一老法師以UNIX系統鍵盤為模,將全尺寸鍵盤的功能絲毫不減的扔進了60鍵位鍵盤中。正當年還是cherry代工的IBM鍵盤爭勝當年的時候,HHKB如一匹黑馬闖入各大程式設計師眼中,網傳最多、最具說服力的就是Richard Matthew Stallman和Bjarne Stroustrup也在用,他倆在我這個低端程式碼搬用工中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HHKB全稱Happy Hacking Keyboard,最近“快樂風男”這個梗傳的挺火,再看HHKB的全稱就有些滑稽了——-happy ha sa gi??

包裝和鍵盤外觀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首先盒子包裝簡約又內斂,右邊印著“BT”暗紋標誌著它是藍芽版本。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鍵盤取出,不開啟支撐的預設高度就已經超過一枚硬幣,電源倉的左側有一枚開關鍵,右側為普通usb介面,但只能作為充電,不能資料傳輸,所以它的訂單的作用只在於替代電池,有些遺憾。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HHKB經幾次迭代,現在已經是雙腳撐設計,但腳撐開啟後沒有防滑墊,如果桌子光滑會稍有打滑。背部左側隱藏著HHKB的精髓:DIP調節撥杆,如何使用後面講。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電池倉開啟後可以看到蓋子頂端有個擠壓棉,增加穩定性。個人猜測是為了不同尺寸的電池設計,比如南孚明顯比普通AA電池胖一圈。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拔掉鍵帽,可以看到和常規的CHERRY的MX標準有些不同,軸體也是空心圓柱。靜電容開關相比較CHERRY機械軸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金屬片觸點,觸發方式不一樣,理論上可以當傳家寶。手感近似於CHERRY紅軸,但相較於紅軸鍵程稍短一點點點點點!指感回饋近似薄膜那般柔和,聲音也沒有機械軸的生硬,整體來說就是更加溫潤。誰用了都會喊一句:辣雞機械軸,靜電容碾壓一切。

鍵位及佈局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對於我國人生第一次摸到的鍵盤我想都應該是全鍵佈局的鍵盤,到後來看到87鍵還嚷嚷了好一陣子“異端”,到最後為了方便還是妥協,乃至到現在桌子上就是這種情況,場面一度陷入了尷尬的局勢。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至此我將上面四把鍵盤作為兩兩劃分:108|87一組,tada68|HHKB一組。第一組為常規佈局,87鍵也只是砍掉了小鍵盤區,如果不是做財務、文編之類的,87鍵就夠用,第二組沒有了小鍵盤區同時,也砍掉了F區,這樣進一步的篩選使用者,得到的市場並不多,屬於小眾中的小眾。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留下兩個典型的最下對比,同樣支援WINDOWS和MAC的佈局 。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HHKB將Control鍵替換掉了CapsLock大小寫切換鍵,波浪鍵移到最右邊,並且BS/delete鍵放在波浪鍵下方。 反斜槓鍵放在了波浪鍵旁邊,這使絕大程式設計師最為開心,CapLock鍵可以說是程式設計師手中最無用的按鍵之一,它的存在像極了windows的性格,打著為你省事的旗幟強姦你的耐性。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而且將使用率極高的組合鍵Control放在了shift上面,無論是UNIX的組合命令還是windows中各種IDE的組合鍵,ctrl都比shift使用頻率要高得多,帶來的好處就是小拇指不會那麼累。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如果在MacBook上用HHKB也有些不便,就像上圖那樣,MacBook pro有觸控條,加上第二代飛蛾子超薄鍵盤,把HHKB放在MacBook上世不可能的,所以你需要打完程式碼後手移到MacBook的觸控板上,次數多了非常費力,如果是iMac就好了旁邊還能放個“秒控板子”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HHKB同樣沒有將方向鍵獨立出來,那是因為HHKB設計初衷就是為了UNIX,而vim來說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鍵和小鍵盤輸入都是亂碼,它源起ADM-3A終端機,使用的HJKL四個鍵作為方向鍵,esc切換模式。

後來和田英一幾次將HHKB升級,到現在適應了Windows和Mac系統,在【 ; ‘ /四個鍵上做了方向鍵。如果連線Mac,推薦DIP撥杆的第二三六個調節為on。同時支援了Mac系統的音量控制和CD彈出等快捷鍵,如果連線windows,通過後面的DIP第一三個撥杆調成Lift EXT模式,空格左邊的按鍵也就變成了win鍵,然後將Delete調成BS,完美適配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對於為什麼會精簡為60佈局,沒有再獨立出幾個功能鍵,我猜想是和田英一做的加法:現把字母區做出來,然後慢慢新增功能鍵,能用組合鍵就用組合鍵,而不是像tada68那樣做減法:在全鍵佈局鍵盤上逐一砍掉不常用的按鍵。

一款針對性的產品

當然,HHKB雖然為程式設計師專用,但也不是所有程式設計師都可以適用的,比如server版的LINUX系統,沒有ctrl的組合鍵。如果是java後臺開發或者前端也不太適合,畢竟很多IDE的快捷鍵都在F區。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至此就能看出,HHKB是一款嚴重劃分使用者的產品,它能讓部分開發人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也能讓部分開發人員手忙腳亂,明確自己陣營,找到一款得力的外設產品的確能讓你事半功倍 。

用2000塊錢的鍵盤寫bug什麼體驗?

況且置辦齊全大概要15k左右。TNT和HHKB都有自己的目標使用者,在市場中都有自己的精準投放,在“小眾專用”和“大眾實用”兩個層次拿捏不好的話,使用者在價格因素上是不會輕易下手的,因為小眾所以可以賣高價是因為物以稀為貴。

想想如果HHKB是老羅做出來的,他會吹成什麼樣?

但是TNT有太多可替代的產品。一個能滿足UNIX開發人員的專用鍵盤,我查了半天好像就是HHKB這一款。TNT我是不看好,因為這兩個條件它都沒有滿足,又小眾又華而不實,可謂金絮其表敗絮其中。HHKB不同的就是它表現出更加精英化、更強針對性、更有人性化、更注重使用者體驗的特點。

後記:

對於國情,我們第一次接觸電腦外設產品大概是上學時候的電腦課薄膜鍵盤,然後從遊戲主播代言的類機械手感,而後是真正的機械軸,到最後最後一發不可收拾燒上頭買個靜電容。對於大多數人是:薄膜-機械軸-靜電容慢慢轉換,絕大部分人會停在機械軸上。從時間軸上看HHKB並不佔優勢,它並不像CHERRY那樣近兩年頻發新品,打著“電競”旗號大面積鋪貨,從1.0到9.0數了個遍,翻過來RGB再來一遍。放眼回望,HHKB還是1995年和田英一老法師腦海中的那個模樣:無忘初心,惟精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