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生考入北大選擇考古專業引來質疑,該反思的應該是誰?

近日,來自湖南耒陽的一位女生鍾芳蓉兩次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第一次是這位女生作為一名多年的留守兒童,在艱苦的環境下以676的成績取得今年高考湖南省全省第四的好成績,正當所有人為她多年的努力終於換取碩果乾到開心時,她的一次選擇再次將她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她的志願填報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

留守女生考入北大選擇考古專業引來質疑,該反思的應該是誰?

不少網友對鍾芳蓉的選擇感到疑惑:好不容易考出一個好成績,有了鯉魚躍龍門的好機會,為什麼不選擇計算機、金融等熱門專業呢,這類專業將來好找工作,報酬豐厚?卻選擇了一個辛苦、又不好找工作的“冷門”專業。

曾有人記者詢問她為什麼選擇考古這個專業,鍾芳蓉說是受到文博大家樊錦詩先生的影響,她也希望自己將來能在歷史與文保領域潛心研究。此言一出,筆者都為那些對鍾芳蓉的專業提出異議的網友們汗顏。

留守女生考入北大選擇考古專業引來質疑,該反思的應該是誰?

一個20歲左右的的女生能夠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這就已經足夠了。有些人生活了一輩子都在追逐那些所謂的名和利,卻仍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而這位女生的想法,雖然簡單,但是卻透露出她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她高尚的文學理想和素養。這才是一個真正獲得明白的人。值得為她的選擇點贊!

而且考古專業雖然並不能像網際網路或者金融這些專業將來能夠帶來高額的回報,但是她仍是社會學科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專業。況且北大的考古專業全國聞名,這個環境下學習研究一樣可以大有作為。實際上,有很多名校出來的學生都沒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大多數學子都選擇了獻身科研,默默紮根在祖國最需要他們的地方。而他們的對這個社會做出的貢獻是金錢和權力不能衡量的。

從這名女生選擇考古專業就引起社會熱議這件事同樣也映射了當下的一個現實:當下社會上一個很普遍的觀念就是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為了“金錢”“權力”“榮譽”這些光彩亮麗東西去拼搏。但是卻很少有人告訴你,我們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和興趣。

留守女生考入北大選擇考古專業引來質疑,該反思的應該是誰?

在當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很多人都在追逐紙醉金迷的生活,卻活成了自己最不願意看到的樣子。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停下腳步,傾聽內心的聲音?誠然,有的人會說生活已經很艱辛能夠賺點錢都很難了哪裡還有力氣談興趣和理想?這話看著沒錯,但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給自己的興趣留點“自留地”?

當年的當年明月在下班之餘寫出了《明朝那些事兒》這部優秀的“草根”作品;三體的作者劉慈欣也在工作之餘創作出《三體》這部代表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因此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存在種種的不確定,不要被世俗綁架,勇敢地遵從內心,勇敢的成為最真實的自己,這樣才對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