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無極”,原來是人生的修行!

“無限,無終,無邊際,是謂混沌,亦謂無極。”

老子在《道德經》中亦提到“無名天地之始”,哲學上的“無極”是指派生萬物的本體。也就是傳說中道的終極性概念。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極之道,迴歸混沌,卻又看破終極。

傳說中的“無極”,原來是人生的修行!

宇宙混沌狀態

有曰“無極生太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太極是無極的運動形態。黑白兩色代表陰陽調和。它代表的是事物的兩個對立面,是與非,對與錯。

《道德經》有言“復歸於無極”,代表著事物發展從混沌開始到太極融合,再到復歸於無極。這是從哲學層面上來理解這句話,黑白相對運動,融合為一體,一個完整的圈,就代表著無極。

從生活中的“無極”來說,原始社會的淳樸善良到封建社會的兩極對立,再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共產主義。這些都是復歸於無極的完美體現。

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大同社會”的建構,那何為大同?我們能夠理解到的是“幼有所教,老有所養,外戶不閉,賢有所用,天下為公……”等等一系列的思想呈現;我們發現,它所體現的這種社會形態發展到了一種極度融合的境界,這種境界顯然是更高於原始社會的那種簡單的淳樸善良,中間是需要經過漫長的兩極發展期。從而才能慢慢過渡到接近於“無極”融合的概念。

所以說,“復歸於無極”體現的是一種更為高極的融合,它不代表原地踏步,回到從前;而是在向前進步。我之所以用“接近”這個詞是因為社會形態的發展中,“矛盾”是根本動力。故而“無極”是一種理想化訴求。

從個人角度來說,“無極”其實還體現在人生修行上。

都說王維號稱“詩佛”,其詩意境如畫,樸實無華的詩句中深藏水簾洞天;別有一番風味。如“山中花果落,燈下草蟲鳴。”簡簡單單的一句描寫,卻悟出了人生禪意。

萬物執行有常,日月交替,斗轉星移。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一位老者點著油燈,盤坐窗前;聞著雨後泥土暗香,閒聽空山鳥鳴蟲叫。滴水穿簷的滴答聲裡,又是哪一瓣花,哪一顆果,隨風而去。

傳說中的“無極”,原來是人生的修行!

萬物執行有常

境由心生,景隨心轉。念之所起,心之所動。

我想,這樣的人生便是一場“無極的修行”。

人這一生,赤裸裸的來,走過華年;又終將赤裸裸的去。體現的是“無極”的迴圈。我們都有七情六慾;或傷心,喜悅,悲痛,憤怒……人的修行,終將會在時間的流動中慢慢融合這些情感,用“無極”之殼將自我情感包裹得滴水不漏。為人處世,收放自如。舉手投足,遊刃有餘。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亦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態度。能夠控制自我情緒的宣洩,用無形之中散發出來的氣質行走世間。

我想這便是,

我的無極。

傳說中的“無極”,原來是人生的修行!

無極是人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