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有著強大後盾的間諜,沒有人敢動他一根寒毛

商鞅之後,而這第二位影響秦國命運的人物就是張儀。商鞅不是秦國人,而張儀也不是秦國人。按《史記》的記載,張儀是魏國人,他所學是遊說諸侯之術,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外交和談判專家。學成之後,張儀本來想選擇出仕的國家,是南方老牌大國楚國。他去了楚國,也好不容易攀上了楚國宰相的門路。結果在一次宴會上,楚國宰相丟了一件玉璧,找不到是誰偷的,大家居然都懷疑張儀。為什麼呢?因為張儀最貧窮。

這位有著強大後盾的間諜,沒有人敢動他一根寒毛

所以張儀就被抓起來嚴刑拷打,但不管怎麼打,張儀始終不肯承認,最後只好把他放了。張儀的妻子看到丈夫落得如此下場,感嘆地說:“如果你不去讀書學遊說,怎麼會落得這樣的羞辱呢?”張儀反而問他的妻子:“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笑著說:“當然在啊!”張儀說:“在,就夠了!”因此張儀最後做出了和商鞅一樣的決定,他要悍然進入虎狼之秦。不要忘了,前面商鞅為秦國奉獻一生,最後落得死無全屍的下場。殷鑑不遠,六國人看了,誰還敢入秦?而此時張儀就敢去秦國遊說求官,真是“殺頭生意有人幹”,為了前途連命都敢賭進去。

這位有著強大後盾的間諜,沒有人敢動他一根寒毛

我每次讀到這一段都會想,商鞅和張儀這兩個人,一個是當宰相勸他逃命時,悍然把性命押在自己的判斷上,不肯馬上逃走;另一個是處於人生的絕境時,能夠絕對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這兩個人都是狠人,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結果張儀入秦後,受到惠文君的賞識,很快便被重用。惠文君十年,他大膽任用張儀為相,君臣倆準備展開侵略中原的大計劃。張儀為什麼能當上秦國的宰相?除了他的才華之外,還因為他送給了秦國一份大禮。這一年,秦君派公子華和張儀率軍去圍困魏國的蒲陽,結果蒲陽守軍被迫投降。這時張儀居然勸秦王將蒲陽還給魏國,還主動派公子繇到魏國做人質,接著張儀勸魏王說:“秦國是戰勝國,還能對魏國這麼好,魏國難道要對秦國無禮嗎?”

這位有著強大後盾的間諜,沒有人敢動他一根寒毛

面對戰勝的強秦,魏王還能怎麼辦?於是魏王只好回禮,將鄰近秦地的上郡十五縣都送給了秦國。為什麼魏王不敢不回禮?因為秦強而魏弱,魏國不敢得罪秦國。但這樣一來,秦國不但得到了好處,魏國還從此被懷疑是親秦的一方,張儀達到了讓六國間產生不信任感的目的。十四年,更為元年……三年……張儀相魏。惠文君十四年,他在這一年改稱惠文王,因此重新定為元年。而在惠文王三年,張儀居然被秦國免相了!走投無路的張儀,只好投奔魏國,於是成為魏國的宰相。惠文王為何罷免張儀?事實上,張儀根本就是秦國派來的大間諜。因為當時的魏國不堪秦國的逼迫,已經打算加入合縱共抗強秦,張儀希望能瓦解這個聯盟。

這位有著強大後盾的間諜,沒有人敢動他一根寒毛

第二年,東方的齊國前來攻魏,西方的秦國也來攻魏。韓國與魏國唇齒相依,立刻發兵抗秦,結果韓國一戰又被秦國斬首八萬,天下諸侯為之震怖。張儀的目的已經達成,便公然回秦國再次接任宰相。張儀行事如此明目張膽,難道魏國人不知道張儀是間諜嗎?他們當然知道,就算魏國人再笨,在戰死這麼多人之後,也會知道的。既然知道張儀是間諜,為什麼不殺之而後快呢?因為魏國人不敢。就算張儀事後擺明了他是秦國的間諜,就算張儀害死了魏國這麼多人,魏國也不敢動他一根汗毛,還得恭送他回秦,因為強秦就是他的後盾。

沒有力量,就沒有正義。弱國的悲哀,莫大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