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人》——利益與情感下掙扎的個人抉擇

《第三個人》——利益與情感下掙扎的個人抉擇

開啟UC瀏覽器 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這部電影因為字幕小而且閃現得比較快的原因,剛開始看很不適應很彆扭,加之沒有看到什麼特別吸引人的情節,出現的人物好像平平淡淡的,就覺得有些枯燥沒有趣味,我甚至開始有些懷疑這部影片的可看性起來,但心裡還是對這部電影寄予期望,在堅持看過最初的一段枯燥乏味的開場之後,眼睛漸漸適應了快速閃現又快速消遁的字幕之後,果然被漸入正題的情節和內容吸引住了,可謂漸入佳境,看到後來,雖然還有一二十分鐘的結尾沒有看,但覺得已經不會影響到對於劇情的理解了,主要的情節已經出盡懸念已經解開,就算還有意想不到的情節,也無礙大局了,片中每個人物的結局想也可以想象出來了,對於我來說,那些已經不重要了。

這部英國電影拍攝於1949年,導演卡洛爾·裡德,非常不熟悉的一個導演,查資料看他執導的電影沒一部看過的,所以關於他沒什麼可多說的。電影的故事發生在1949年戰後的維也納,主人公霍利·馬丁斯是一個美國通俗偵探小說家,應朋友哈里·萊姆之邀,來到了維也納,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剛到這裡,聽到的和看到的就是哈里意外遭遇車禍死亡的訊息和哈里的葬禮的場面,在酒店裡,警方告訴他哈里很可能是一個黑幫分子,行為不規,勸他及早離開這裡,感到蹊蹺的霍利並沒有馬上離開維也納,他和哈里的女友開始私下裡進行調查,果然發現這是一場謀殺案件,最重要的一點是現場除了在場證人所說的兩個人外,還有門房所說的“第三個人”,隨著門房被謀殺之後,讓案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起來,最後,哈里的突然出現,讓霍利瞭解了這個複雜離奇事件的真相,說不上是因為道德還是感情的原因,霍利決定留下來和警方合作……

《第三個人》——利益與情感下掙扎的個人抉擇

開啟UC瀏覽器 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這部黑白影片的風格是顯著的,以鮮明對比的光影映象效果,塑造出了二戰後歐洲的混亂氣氛和廢墟中的城市景象,從影片中的影像、對話和場景中,處處不難感覺到美蘇對峙時代的冷戰政治特色和氛圍,讓我們看了,有一種似曾熟悉的感受。扮演主人公霍利·馬丁斯的約瑟夫·哥頓,在影片中的表現中規中矩,充滿了那個時代的表演印跡,並沒有給我留下多麼深的印象,奧森·威爾斯扮演的在黑暗中現身亮相的哈里·萊姆,雖然是一個配角,並且很晚才出場,戲份也不多,但卻有著精湛的表現,可以說,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其表現出的個人魅力給人莫名的好感,最後看到在下水道里他被警察圍追堵截,我心裡還真希望他能夠逃脫警察的抓捕,這就是所謂的個人魅力吧,過了半個多世紀之後,這個形象仍然還這樣有感染力,足以吸引和打動我們這些浮躁的人心,歷久彌堅,這才是藝術魅力的體現,我在網上看到有一個評論的題目叫做——“穿越時代的表情”,覺得說得挺恰當和到位的。在網上還意外地發現這個奧森·威爾斯不僅是個演員,他還是個導演,導演的作品竟然是電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公民凱恩》,更加有意思的是《公民凱恩》裡的主演竟然就是《第三個人》裡的主角扮演者約瑟夫·哥頓,看來,這不是偶然的巧合。

電影裡有幾個地方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處是似乎不經意間的哈里女友小貓的細節,引出了在黑暗中現身的哈里,情節設定和拍攝手法很有特色,拍的很經典,另一處是霍利·馬丁斯被拉到會場對一群文學愛好者進行作品講座的情節,設計得很有特色,也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體現出了導演高超的拍攝水平。雖然作為一部驚悚影片,這部電影在節奏感方面並不是特別緊湊,整體上看來,感覺比較平淡,也不像朗格的電影具有那麼強的表現力,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但我仍然認為這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

《第三個人》——利益與情感下掙扎的個人抉擇

開啟UC瀏覽器 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這部電影在維也納首映後,當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50年獲得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影片獎,1951年獲得第2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並在1999年被英國電影學會評選為英國電影史上最佳影片第一名。榮譽當然不能說明一切,獎項也不能算是永遠的桂冠,更何況有些獎項確實也不能太當真,但從發展的角度看,這也畢竟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於電影的一種認同和期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