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借貸正在扼殺90後

什麼說走就走的旅行,什麼厚積薄發,想花就花,花唄花吧,你的專屬。還有雙十二神州再暴走!橫掃商城衣料酒,不愁口袋有沒有,就找花唄。,花唄,讓無變有,讓不可能變可能。,人生最大悲劇:該用錢的時候口袋沒錢!花唄變現,讓沒錢變有錢,土豪~交個朋友吧~!,可以變現當然想花就花唄。

什麼花唄,借唄,白條,他們的12期免息,最低還款,不斷的在吸血,買著我們不需要的東西;

網際網路的興起的各種金融借貸機構,廣告營造的一種現在社會價值,不斷給我們90後洗腦,讓我們以為這就是我們90後的時尚,還有一句很噁心的話“不會花錢,就不會賺錢”,前提是你花的錢是你借來的。年紀輕輕以這個為標準;

這還不是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悲哀是:90深陷借貸危機,還洋洋得意地說這就是90後應該有的朝氣。

省錢成為中國60後、70後心目中的一個主要概念。

80後的超前消費意識也不是特別強烈。

等時間到了90後的成長時代之後,問題就出現了不同的變化,由於90後是中國第一批一出生就和網際網路相互交織的群體,也是中國幾乎沒有餓過肚子的群體,這樣就導致90後形成了較為普遍的消費觀念,這個觀念就是

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全天候24小時的購物,

正是購物業態的變化,讓消費變成了一個隨時隨地無處不在的行為。再加上類似於

小紅書、值得,直播賣貨,抖音賣貨

買等導購引流APP的出現,導致了整個商業時代變成了一個種草時代,大量的產品甚至高價產品被種草。不少

還有免息期

,如果一次性還不上還有迴圈分期,還有

最低還款額

,這些“人性化”的解決方案,讓年輕人彷彿進入了一個

個消費陷阱

,從而無法自拔。

這其實就是

一種消費上癮症,

大家追求的不再是滿足功能性的需求,而是心理的一種刺激感,購物和電子遊戲一樣已經成為了某種

精神鴉片。

我不敢考研,不敢辭職,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來償還透支的每一個明天。

在社交平臺無孔不入、肆無忌憚的煽動

下,消費被與身份、階級、品味、智商,聯絡

在一起。

更別提那句誅心的:

“你捨不得買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質感的東西,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配不上它們。”

2016年雙11,天貓在微博上祭出了三觀炸裂的口號

“沒有一個姑娘會因為買買買變窮,尤其是漂亮的姑娘”

。稍後,又提出:“婦女能頂整片天,感謝咱們的新中國。男人擦淚不刷卡,那是萬惡的舊社會。”

比伊萬卡還赤裸裸地將“

商業女權主義

”擺上檯面,捏造消費的正義性和緊迫性,煽動人們正大光明的放縱自己的慾望。

僅僅一個月之後,161名女孩裸貸照片流出。這些17-23歲之間的少女為了籌錢買包、化妝品、電子產品不惜上傳身份證和照片。某些網貸平臺更是赤裸裸的宣告“漂亮的姑娘就能貸到款”,相較於天貓的口號“漂亮的姑娘不會因買買買變窮”,到底是誰在打誰的臉?

一旦逾期支付,消費貸外包的催債公司會打電話給你的父母、同學、支付寶好友,讓

你陷入恐懼和羞

恥。

包括“花唄”、“借唄”這些產品的命名也是居心叵測,傳達出的是輕佻膚淺、隨心所欲、不負責任的價值觀。

總結:

這個現象其實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新現象,信用卡就已經造就過一個類似的時代,而現在只不過把線下的

信用卡搬到了網上

,再被移

動網際網路加速化

了而已,所以

罪不怪花唄,而是怪我們自己。

在這個時候,對於大多數中國年輕人來說,大家要做的,

不是瘋狂地去填充自己永遠無法填滿的消費胃口,

而是認認真真回過頭來看看,自己之前買的東西還有多少在家中吃灰?再回頭看看自己嗷嗷待哺的錢包,認認真真考慮一下,

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用的東西吧!

“I can't afford it ”在英文世界從來不是一句羞於啟齒的話,繞開消費主義的泥沼與桎梏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理直氣壯地大喊一聲:老子買不起

網路借貸正在扼殺9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