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2017年6月27日,南航CZ380讓遊客登機的時候,一個老太太往發動機扔了一把硬幣,以至於航班延誤了5個多小時。

後來經過警方詢問,才知道,這位老太太是為了祈福……

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咱就說,往發動機裡扔硬幣,這是祈福呢,還是求死呢?

萬幸的是最終沒有發生什麼人員傷亡,再看老太太年事已高,警方也沒追究什麼責任。

說起扔錢祈福這個習俗,重點還在於祈福,起源也很早了。

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早在周朝的時候,就有透過玉器來祭祀祈福的現象,因為他們覺著玉器可以通靈,能夠讓神明聽到他們的請願。

後來慢慢地也開始供奉金銀珠寶,都是些貴重物品,以達到對神明的“賄賂”。

東漢蔡倫發明了紙以後,逐漸又開始用紙錢祈福,有真錢、有假錢,但是就算是假錢,也要裁剪成銅幣的模樣。

總得來說,大家都覺著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賄賂神明,能給自己帶來好處。

誰都不能免俗,就連貴為第一女帝的武則天,也曾經往嵩山上扔金簡。

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1982年5月,登封縣有個農民,在嵩山上撿到一個純金的簡片,找人打聽了打聽,才知道是文物。

當時還有人跟他重金求購,但是這個農民為人樸實,覺著既然是文物,就得交給國家,捐獻給了當地博物館。

專家鑑定了下,發現竟然是武則天時期的文物,叫“武曌簡片”,幹嘛的呢?祈福的。

武則天深知自己罪孽深重,趕緊的扔點金片求神拜佛,希望能夠消除自己的罪孽。

同樣也是唐朝,還把扔錢祈福的習俗靈活運用到了婚嫁之中。

唐中宗弟弟家的女兒出嫁的時候,就專門打造了一種用來祈福的錢,上面寫著長命富貴,結婚的時候撒在喜帳周圍。

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古人尚且這樣,現代人乾脆直接“後浪把前浪拍在了沙灘上”。

簡直就是逢坑必扔,很多旅遊景點的水池、水井、佛像、甚至於帝王的寶座上,都堆滿了紙幣硬幣。

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前面那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暫且不說,2021年12月7日,一位記者去雲南省博物館採訪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一個展廳內的茅草棚裡出現了大量金額不等的紙幣。

很多遊客甚至是工作人員都很費解,難道說這裡面還有什麼說法?

咱們先來看看這個茅草棚的構造,因為是博物館復原的場景,所以四周都用玻璃圍著,只有上面沒封閉上,真的很像是個能扔錢的“坑”。

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這真是比古人瘋狂了不知道多少倍,也不知道是不是現代生活壓力太大了,非得透過這種方式來求點心理安慰。

這時候專家發話了:大家除了覺著扔錢能夠祈福、積攢功德外,更大的原因還是從眾心理太嚴重了。

哪怕本來不是應該扔錢祈福的地方,但凡出現點紅繩、硬幣,後面看到的人都以為這裡能祈福,開始瘋狂地“撒幣”。

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很多時候清潔人員根本來不及清掃,甚至於一些死角根本無法把錢取出來,眼見著去參觀的地方到處都是錢,估計後面的旅客都不知道自己是來看錢的,還是過來參觀的了。

還有些人扔錢也就算了,他還扔垃圾,什麼宣傳單、玩偶、菸頭,以至於景點汙濁不堪,也不知道是覺著神明什麼都收,還是把景點當垃圾桶了,不過這也很能看出一個人的素質問題。

扔錢祈福的習俗:隨地亂扔、逢坑必扔,是信仰缺失還是素質不行?

其實扔錢祈福沒有問題,但是不分場合、不分情況地亂扔,破壞景點、文物,給社會帶來麻煩,這就不對了。

大家都向往美好生活,但是美好生活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要講文明,有涵養,而不是寄託於虛無縹緲的“扔錢就能換來的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