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實戰家少?把拳練出功夫有多難?

傳統武術實戰家少?把拳練出功夫有多難?

我們說的練拳,現在大概是指練習傳統武術,練拳的苦,練過的都有體會。

拳法無好壞,功夫有高低。這是我們練武人士都聽說過的一句話,也是好多練武者比較認可的一句話。

功夫是什麼?有人說那就是代表練拳的水平的一個詞語。我認為,功夫二字,代表的是自己所練的拳法的實用能力。功夫高低,其實是別人對自己的拳法運用水平高低的評價。

從開始學拳到練出點功夫,這是個艱難的階段,有的人或許要一年兩年,有的卻可能用了五年八年。出功夫所花費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這是什麼原因?

在我們當地武術界原來一直有傳言,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心意一年打死人。這雖然只是對兩個拳種的比較,但是也是真實地反映了傳統武術練拳者出功夫快慢與自己所練的拳法本身是有一定原因的。

武術流派的產生這是武術發展的歷史問題,各流派拳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這就造成了練習者的練功內容的不同。既然大家的練功方法都不同,那麼拳法本身的是側重於身體的區域性實用能力,還是側重於身體整體的能力平衡,所需要練出功夫運用的方法和所花費的時間肯定是不同的。

但是傳統武術愛好者應該也發現了,好多傳統武術拳種的訓練,也都有相同之處。一般而言,可以大致分為樁功、套路和拆手。這應該是練傳統武術的人最熟悉的三種階段了。

樁功是長期的,伴隨著練功一直需要練的內容;

傳統武術實戰家少?把拳練出功夫有多難?

樁功

套路是樁功練習一段時間後練拳初期練的內容,也是拳法傳承的重要內容;

拆手是樁功有了一定基礎,套路練到一定熟練程度後,開始對其中的技擊動作進行細化練習,這時候應該就過渡到了兩人對練,有的是師父給徒弟拆手喂拳,有的則是是兄弟之間互相喂拳。透過喂拳訓練,讓練拳的人能理解自己練的拳法套路中的動作的技擊含義,明白練的一招一式是在哪種對敵環境中才能運用的。經過無數次的模擬對練,練武者就會掌握對敵時最佳出手的時機,搶佔有利的位置。為對敵實戰奠定基礎。

傳統武術實戰家少?把拳練出功夫有多難?

最後一步是關鍵,那就是實戰時的運用。無論練習多少次對練和模擬實戰,都無法和真正的實戰相比。因為人和環境是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真正對敵時,能發揮出來的水平才是校驗功夫的標尺。實力比較強的武者,都經歷的實戰次數多。實戰能力也是需要一次次積累經驗的。

大家可以看出,一個人練習武術,想要練出來功夫,需要的過程是漫長的。當下練習傳統武術的好多人,都還在拆手和模擬階段,而且每天能夠抽出來練拳的時間並不多,所謂拳打千遍,其義自見。訓練的量都達不到,實戰機會又少的渺茫,所以真正實戰出來的大師真的不多。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好多人練拳的本意或許也就是鍛鍊身體,緩解壓力。練拳的時間也不多,訓練的量也少。這些人就是傳統武術業餘愛好者,這部分人佔了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很大部分。

或許傳統武術發展到今日,早已成為人們鍛鍊身體、修身養性的一種選擇方式,因為這是練習傳統武術短期能夠達到的效果,也是傳統武術的一項基本功能。而技擊實戰,則作為傳統武術高階的產物,為少部分趨向專業訓練的人士所獲得,大多數人卻是渴望而不可及其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