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蠢動,春意盎然,廣西專家為你解讀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2月4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我國自古為農業國,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立春有何意義?它與農事、氣象方面有什麼緊密聯絡?2月3日,廣西氣象服務中心的氣象專家李長倫為我們揭秘。

萬物蠢動,春意盎然,廣西專家為你解讀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

▲2月3日,南寧賓陽縣一村民家門前貼上了“金虎送福”,迎接虎年新春的到來。

幾經變革的季節劃分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是我國農曆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元前104年,漢朝制定《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並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李長倫表示,二十四節氣中,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都是從天文角度劃分的,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以前的四節,最早是以物候來劃分的。所謂的物候,主要是指自然界中植物生長、動物活動變化等情況。如黃河邊的柳樹什麼時候發芽,那什麼時候就是春天。

萬物蠢動,春意盎然,廣西專家為你解讀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

▲2月3日,賓陽鳳凰湖公園,遊人在“畫中行”。

由於物候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以天文學為基礎,這種方法雖然比靠物候來劃分有進步,但也有侷限性——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區域的情況不一樣。現在,四季劃分又多了一種:以氣候學標準來劃分,即觀測氣溫資料,連續5天滑動溫度在10℃以上,就算是進入春季了。李長倫表示,從氣候學上劃分四季更有說服力。

隨著中國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和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如今“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但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

春季孩兒臉,翻臉比翻書快

立春固定是每年2月4日或5日,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立春就是春季開始的意思。劉熙所著《釋名》中說,“春,蠢也,動而生也。”即萬物蠢動,春意盎然之意,預示著寒冬已過,春天來到。

李長倫表示,氣候學上常以候均溫穩定在10℃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與古代所說的立春含義不同。我區立春後各地氣溫逐漸回升,桂中一般在11~12℃,桂南一般在12~14℃,但氣溫不穩定,降雨量比前有所增加。

萬物蠢動,春意盎然,廣西專家為你解讀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

▲在陰冷的小雨中,賓陽南街古鎮如同一幅幅“油畫”。

往年立春,我區天氣複雜多變,氣溫波動很大。雖然冷空氣活動比較頻繁,但冷空氣的強度總體是減弱的,影響的地盤也逐漸北收;同時南方的暖溼氣流開始活躍,地盤逐漸往北擴張。

立春期間,冷暖氣流交鋒,容易形成持續的低溫陰雨天氣。這時期有時候像冬天一樣綿綿細雨,有時又像夏天般風雨交加。此外溫差也很大,可能前一天熱得像夏天,第二天就變回冬天了。如1990年2月17日,南寧曾經出現陣風達到12級的短時大風,把不少樹木連根拔起。

今年的立春,廣西的氣候特徵與往年基本一樣。今年由於高空槽比較活躍,它與地面冷空氣配合,給我區帶來了較多的陰雨天氣,降雨也比常年偏多。

萬物蠢動,春意盎然,廣西專家為你解讀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

▲2月3日,市民帶著小孩在廣場玩“火紅飛機”,寓意新年紅紅火火。

據氣象中心預測,2月份,桂北和桂中的降雨量偏多2~4成,桂南偏多1~2成,平均氣溫桂東偏低0。1℃~0。5℃,桂西偏低0。5℃~1℃。降雨時段主要出現在2月6日~11日以及18日~26日。氣象專家表示,這期間不排除會打響今年的第一聲春雷。

立春後看準時機播種

立春既是一個重大節日,也是一個古老的節氣。古時候,天子要在立春日這天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據《事物紀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統治者在這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對於廣西來說,立春後,各地的農事活動就要開始忙碌了。在桂南和左右江河谷地區,人們要抓好早稻旱育稀植秧及其它防寒秧播種。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透過8℃時,即可播種旱育稀植秧,比一般半水育秧可提早10~15天。右江河谷適宜播種期在2月上中旬,桂南其它地區一般在2月中下旬。播後要淋透水,蓋好種,以利早出苗。

在民俗方面,廣西民俗學專家王光榮表示,立春期間,不少農村會舉行開犁儀式,有的地方會舉辦打土儀式,這樣到下一個節氣就可以播種。有的少數民族地區還會舉辦鬥牛鬥馬活動,因為立春是在農閒時期,既可以進行娛樂,又不會影響生產。

(南國早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