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為何熱衷改名字?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裡有這樣一段戲,權傾朝野20年的嚴嵩倒臺後,和他的繼任者內閣首輔徐階一起去見明世宗朱厚熜,即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並沒有當面痛斥嚴嵩,還請他和徐階一起吃八寶粥。八寶粥吃完後,嘉靖對嚴嵩說,聽說你今天上午要給醬菜鋪六心居題塊匾,但是老闆不要,有沒有這回事。嚴嵩說,確有此事,這也是人之常情。言下之意,就是世態炎涼。嘉靖卻說不行,這個匾額你寫定了,你現在就寫,我給你蓋上皇帝的寶章,明天一早就掛出來。寫完後,嘉靖認為“六心居”的寓意不好,六個人六條心,不如在“心”上面加上一撇,改為“必”字,以示六合一統、天下一心。

就這樣,“六心居”變成了“六必居”。

儘管影視劇的這段戲並不是以歷史為依據,但嘉靖皇帝喜歡“改名”卻是毫無疑問的。

嘉靖帝為何熱衷改名字?

嘉靖與嚴嵩。來源/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截圖

改名專業戶

嘉靖皇帝堪稱“改名”專業戶。

他曾給故宮的宮殿改名,將“奉天殿”改名為“皇極殿”,“未央宮”改名為“啟祥宮”,“長安宮”改名為“景仁宮”,“永安宮”改名為“永和宮”······

他曾給大臣們改名,改張相國璁為孚敬,改袁中丞貞吉姓為衷,又改指揮僉事琴大鳴為大聲······

他曾給年號改名。朱厚熜是興獻王朱祐杬之次子,作為一個藩王的兒子,他本來沒有當皇帝的資格。明武宗朱厚照因淫樂無度而早死,死的時候也沒有兒子,非但如此,他連兄弟也沒有。太后和大臣們挑來挑去,發現在血緣關係上,只有朱厚照的堂弟興獻王的兒子朱厚熜最近。所以,朱厚熜就這樣被立為明朝的新皇帝。朱厚熜登位後,他先是改了大臣們給他起的年號“紹治”,認為“紹”字有繼承的意思,而自己又不是朱厚照的兒子,有什麼可繼承的?所以他堅持己見,把年號改成”嘉靖”。

嘉靖帝為何熱衷改名字?

嘉靖皇帝劇照。

他還給自己的生父改名。興獻王朱祐杬是一個被邊緣化的藩王。嘉靖帝要給生父以尊榮的地位,在他與大臣的反覆鬥爭下,最終為生父上尊號“皇考恭穆獻皇帝”,生母改稱“聖母章聖皇太后”,而把明孝宗皇帝改稱為“皇伯考”,張太后改稱為“皇伯母昭聖慈壽皇太后”。這場改名歷經波折,攪動朝野,史稱為“大禮議”之爭。

嘉靖皇帝為何那麼喜歡“改名”?難道這其中有什麼難以名狀的樂趣與必要?

這可能與他與生俱來的超乎常人的政治敏感度有關。

朱厚熜接到成為新帝的通知時不過15歲,這個年紀放到現在也就是個中學生,

而他的政治敏感遠超他的年齡。

例如他要進北京時不同意從崇文門進,

他知道從崇文門進後要繞到東華門進宮,在文華殿繼位為皇太子,再正式登基。

但他認為自己的父親不是明武宗,沒有理由去當明武宗的皇太子。

誰最想讓他當太子?

當然是張太后。

只要新皇先繼位為太子,就意味著他過繼給自己當兒子,這樣就還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后。

但朱厚熜人小鬼大,一眼看穿這種安排背後的政治動機。

他堅決不從崇文門進,最後逼迫大臣妥協。

他也如願以償地跳過繼位為太子的步驟,直接登基為皇帝。

嘉靖帝為何熱衷改名字?

明武宗朱厚照。來源/電視劇《正德演義》截圖

因為政治敏感度極高,導致他喜歡對名詞“摳字眼”。他在繼位典禮當天,對大臣們替他擬寫的繼位詔書指出,“奉皇兄遺詔入奉宗祧”這句話有嚴重問題,這個“入奉宗祧”的“祧”是繼嗣的意思,“入奉宗祧”就是我來繼承原皇帝嗣祖先。朱厚熜認為,我不是來繼嗣的,我有自己的父親。

小皇帝因為這句話鬧起來,不過最後他沒有堅持鬧下去,畢竟這並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

嘉靖帝從剛登基的那一刻起,就展現出自己對名詞的高度敏感。既然如此,他喜歡“改名”就顯得情理之中了。

嘉靖帝改名的思想來源

然而,我們不能魯莽認為,嘉靖皇帝喜歡“改名”就完全是無理取鬧。

中國人自古以來有一種“正名”思想。《左傳·桓公二年》雲:“夫名以制義,義以出禮,禮以體政,政以正民。”意思是“名”與義、禮、體、政息息相關,非常重要。“名以制義”,指世間萬物的稱號必須要名副其實,“義以出禮”,指義是用來制定禮法的,禮法是用來確認每個人應享的權利與應盡的義務的,“禮以體政”,指禮是用來組成政令的要素。政令的制定只有符合禮法的標準,才能算是合理的政令,才能讓人民遵守。人民心甘情願地遵守政令,社會才能長治久安。如果所有人對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的認識都產生誤解,那麼倫理關係就會紛亂無措,天下秩序會大亂,會出現孟子所說的“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

由此可見,“名”的重大意義。

這種觀念被孔子進一步發揚光大,《論語·子路篇》記載,孔子對弟子子路說的話:“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嘉靖帝為何熱衷改名字?

“名”有重大意義。來源/電影《孔子》劇照

孔子希望透過“正名”,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恢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秩序。

可以說,中國人開始喜歡“摳字眼”,要從孔子開始。例如他在寫《春秋》時,對於僭越稱王的吳、楚兩國的諸侯,只稱“子”。齊、晉兩國的國君雖權勢強大名,只稱“侯”;宋、魯兩國雖然弱小,但他們的國君仍舊稱“公”;周天子雖然已經是個空架子,但仍稱“天王”。

隨著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的主流思想,“正名”觀念也深深影響了古人,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九五至尊。

朱厚熜幼時聰敏,他的父親興獻王親授書史,他小小年紀已經熟讀四書五經,通曉修身齊家治國之道。幼時的儒學訓練,使得他對“正名”格外執著。“正名”於他而言,不僅僅是血液中的文化本能,也是他實現自己政治目標的重要工具。

嗜好改名的危害

“大禮議”之爭,就是他利用“正名”工具來實現自己政治目標的最典型案例。他尊崇自己的生父生母,想給他們更名,因為興獻王這個名號實在是拿不出手,一看就是沒什麼地位的藩王。他不願意承認明武宗是他的父親,只願意認他做伯父。

按照當時的王朝禮法,他應該認明武宗為父,自己的生父興獻王只能被稱為叔父。這讓他非常不開心,就要求給自己的生父更名。然而,這種行為是在挑戰禮法,很多大臣強烈反對,內閣大學士楊廷和甚至帶領200多名官員在左順門前痛哭,以此來“逼迫”皇帝收回旨意。

嘉靖帝為何熱衷改名字?

楊廷和。來源/吉林衛視節目截圖

嘉靖皇帝也是倔性子,他絕不會輕易在大臣的反對聲浪中妥協。就這樣,改名拉鋸戰一直持續下去,雙方在每一個字眼上反覆糾纏,搞得整個朝廷烏煙瘴氣。最後,嘉靖採取了鐵血手段,將凡是阻攔自己的大臣全部貶官,楊廷和等幾個帶頭的大臣則從重處罰,發配充軍,永不赦回。嘉靖的行為引起所有內閣大臣的激憤,他們集體辭職,告老還鄉。

嘉靖皇帝如願以償為生父生母更名,且此後沒有人再敢忠言直諫。然而,這只是他表面上的勝利,實際上,他讓許多大臣寒了心,都不再願意為他效力。嚴嵩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登上歷史舞臺。

縱觀嘉靖皇帝執政期間,他在各種“改名”問題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無暇顧及朝政,致使整個國家被蛀蟲腐朽,大明國運隨之衰敗。

事實證明,嘉靖帝改的很多名字,只是滿足了自己的嗜好,並沒有實際效用。例如將奉天殿改為“皇極殿”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嘉靖三十六年

(1557)

四月十三日,驚雷引火,奉天殿被焚。嘉靖皇帝問大臣,為什麼奉天殿老是起火?有大臣說,因為奉天殿的名字有問題,“天”字被“奉”字壓在下面,屈居第二,老天爺當然心裡不快活,所以就要降下雷火把這個殿燒燬。嘉靖一想,還真有點道理。經過一番討論,確定了改名方案。大臣從《尚書·洪範篇》找到這樣一句話:“皇極,皇建其有極。”還有一句“惟皇作極”。意思就是,天子的訓導可以永遠作為天下萬民的行為準則。這個意義不錯,那就叫“皇極殿”吧。嘉靖皇帝覺得這個新名字挺好,同意將奉天殿改名為皇極殿。然而,改名後就能避免火災嗎?顯然不能,萬曆二十五年

(1597)

六月十九,歸極門起火,火勢蔓延到皇極殿,皇極殿又被燒得面目全非。

嘉靖帝為何熱衷改名字?

皇極殿。攝影/健忘的行攝世界,來源/

圖蟲創意

在宮殿遭遇火災後,嘉靖帝沒有想過給建築增加避雷、救火裝置等,而是一味相信改名能避免火災。而且,他傾向於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反映出他一貫懶政的風格,畢竟改個名是如此輕鬆,不用動太多的腦筋。

嘉靖帝為何熱衷改名字?

嘉靖皇帝劇照。

嘉靖皇帝絕頂聰明,然而,他執政期間,沒有將這份聰明用在治國安邦上,而是在一些諸如“改名”之類的事情。以至於他執政45年,沒有什麼鮮明的豐功偉績讓我們記憶。他儘管牢牢掌握政權,卻沒有利國利民。大明帝國就是從嘉靖皇帝開始,走上了亡國的不歸之路。

參考資料:

1、何寶善《嘉靖皇帝朱厚熜》,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

2、陳時龍《青詞皇帝——朱厚熜小傳》,《紫禁城》,2009年10月

3、任之 《新編中華歷史五千年—明朝》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4、《論語》

5、《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