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要如何護理呢?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是一種瓜熟蒂落的自然規律。不過,總有些寶寶,他們在媽媽的肚子裡待的時間還不夠長,就迫不及待(或者是不得不)提早來到這個世界。這些孩子,常常被稱為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孕周小於37周就出生的寶寶。

對於早產兒,人們關注的大多是“有多重、多高”等營養情況。其實,好比“未熟的瓜不甜”,早產兒不僅個頭小、體重輕,他們的器官發育很多也還不夠完善。

早產兒要如何護理呢?

早產兒特徵

1。身體

(1)頭部:頭顱較大,約為全身長度的三分之一,囟門較為寬大,頭髮短且少,表現為短絨狀,耳殼軟平。

(2)面板:鮮紅色面板,膚質薄嫩,伴有水腫現象且膚色發亮。胎齡與胎毛多少有關,前者越小後者越濃密。其胎脂豐厚,皮下脂肪卻不多。手腳指甲均較為柔軟,且長度較短,一般不超過趾(指)端長度。

(3)胸腹部:孩子胸廓外形似圓筒形狀,肋骨柔軟,兩側肋骨中間內外肌肉無力。吸氣時,胸部可能出現胸壁凹陷的情況。同時,寶寶腹壁較健康兒童偏薄弱,一旦護理不當,易出現臍疝症狀。

(4)乳腺結節:無法觸控到乳腺結節,即使胎齡36周後出生,也僅能觸控到很小的乳腺結節,一般直徑小於3mm。

(5)蹠紋:足紋很淺,只能在足前端部位看見1~2條,足根部光滑。

早產兒要如何護理呢?

(5)生殖器官:男性早產兒的睪丸未降至或者說沒有全部降到陰囊。而女性早產兒生殖器官則表現為大小陰唇分開明顯,大陰唇不能完全蓋住小陰唇的現象。

2。體重

早產兒出生後體重增長明顯,滿一週歲時,體重約為剛出生時的5—7倍,但足月出生的寶寶這個資料僅為3倍。

3。體溫

由於肌肉少,張力低,體表面積大造成失熱較多,加之皮下脂肪少,儲存熱量的能力低,且嬰兒太小,攝取能量、排汗出汗及活動能力都很差導致大部分早產兒體溫調節問難,穩定性不好。

早產兒的護理

1、保暖箱溫高低根據小兒體重決定,體重較輕者箱溫宜稍高。一般可在28-34度範圍內,體重在1000克以上者在32-33度,以維持小兒腋下溫度在36度左右為宜,箱溫過高易產生體溫波動。箱溫宜逐漸調節,勿在短時內使其急劇升降。箱內相對溼度維持在60%-70%之間,可使體溫保持穩定,減少身體失水和體重減輕。

早產兒要如何護理呢?

2、給氧有紫紺及氣促者給氧,以能緩解症狀為度。最好在需要時給氧,如在餵奶時及餵奶後。

3、餵養有研究證明早產婦本人的乳汁量和質都適合早產嬰的需要。不論餵奶方法如何,喂後宜斜側臥,避免溢乳或嘔吐,並觀察有否出現紫紺。

4、維生素補充 維生素C,第2周開始,每天1次50毫克(苯丙氨酸及酪氨酸中間代謝需要維生素C)。維生素D,第3周起加用濃魚肝油,開始每天1滴逐漸增到6滴(約1000 IU)。維生素K,出生當天1次肌注1毫克,次日重複1次。

5、預防感染 注意消毒隔離。

如何對早產兒進行餵養?

開始餵奶時間一般在生後6—12小時開始喂糖水,24小時開始餵奶,體重2公斤左右的早產兒可以每3小時喂一次奶,體重1。5公斤以下的早產兒每2小時喂一次奶。奶量計算法可以參考下列公式:最初10天內早產兒,每日餵奶量(毫升)=(嬰兒出生實足天數+10)×體重(公斤)/100。生後10天以上,每日餵養量(毫升)=1/5—1/4體重(公斤)。

早產兒要如何護理呢?

早產兒最好吃母乳,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發生腹瀉和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吸奶能力、體重在1。5公斤以上的早產兒,如一般情況好,可以直接吃母乳。開始每天吃1—2次,每次5—10分鐘,第一次喂2—3分鐘,如無疲勞現象,可逐漸增加餵奶時間和次數。

在給早產寶寶餵奶時一定要非常細緻和耐心,抱起來餵奶,儘量避免嗆奶和吐奶。如果母乳餵養,媽媽的奶水很多、流速很快的話常會造成嗆奶,因為寶寶來不及吞嚥。這時媽媽可以用手指掐住乳暈周圍減慢乳汁的流速,或將前面的奶先擠出一些,再讓寶寶吃。由於母乳的前奶和後奶成分不同,前奶的蛋白質多些,後奶的脂肪多些,這都是早產寶寶不可缺少的,所以要吃空一側再吃另一側。人工餵養時,要選擇合適的奶嘴,太大會嗆著,太小又費力。每次餵奶現配現吃,不要在室溫下放置過久。吃奶的用具注意清潔,每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