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重口味食物古人居然吃了上千年!

這一重口味食物古人居然吃了上千年!

古人認為以形補形,吃啥補啥,比方說心臟不好就吃動物心臟,患有胃病就吃雞胗豬肚,智力不足就吃豬腦猴腦。

先秦時期,古人就以雄性動物的性器官“鞭”,亦稱“錢肉”,來補腎虛,壯陽氣,牛鞭、羊鞭、虎鞭、鹿鞭等皆可入藥。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簡《十問》記載:秦昭王向大臣王期詢問長壽之道,王期回答說:

“必朝日月而吸其精光,食松柏,飲走獸泉英,可以卻老復壯,曼澤有光……”

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定要住在太陽、月亮可以直接照射的地方,吸取日月的精華,配合吃一些松柏的種子,喝一些走獸乳汁,雄性動物生殖器熬煮的湯,可以延緩衰老,恢復強壯,肌膚也會因此潤滑而有光澤。

由此可見,古人吃“錢肉”的歷史至少有兩千多年。

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朝廷召開鹽鐵會議,大臣桓寬整理會議記錄,寫成《鹽鐵論》一書。

書中有一段關於飲食的記錄:

“今熟食遍列,殽[yáo]施成市,作業墮怠,食必趣時,楊豚韭卵,狗[zhé薄肉片]馬朘[zuī雄性動物的生殖器],煎魚切肝,羊淹雞寒……”

其中提到的“馬朘”就是馬鞭,在當時屬於美食,而不是藥物。

這一重口味食物古人居然吃了上千年!

流行於草原地區的“驢衝”美食,就是以新鮮或乾製品的驢鞭為材料,亦稱驢腎、驢陽。

古人從吃錢肉發展到吃雄性動物的睪丸、腎臟,不僅男人喜歡吃,女性食客也不乏其人,甚至還為此丟了性命。

《清稗類鈔》記載:道光年間,清江浦(江蘇淮安)有個孀居的富婆,喜歡吃驢陽,清河縣令吳蓉認為這個富婆有傷風化,於是將其斬首示眾。

明朝的太監認為自己失去的東西,可以通過後天的惡補補回來。

清代學者吳長元在《宸垣識略》一書中記載:明代“閹人多喜食牛鞭、驢鞭等不典之物。”

明朝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錄:

“內臣又好食牛驢不典之物,曰‘挽口’者,則牝具也;曰‘挽手’者,牡具也。又羊白腰者,則外腎卵也。至於白馬之卵,尤為珍奇,曰‘龍卵’焉……”

劉若愚的記錄僅僅說這些器官味道不錯,卻沒有說明食療後的效果。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雄性動物的“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營養物質,其中的膠原蛋白也只能起到保養面板的作用而已。

個別動物的器官是否具有藥用價值?尚需醫學界的進一步研究求證。

這一重口味食物古人居然吃了上千年!

有些動物器官針對個別病例有一定的療效,也許是心理作用,絕不可推而廣之。

從保護動物的角度出發,人類食用動物臟器還是應該謹慎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