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鍾情楊柳為哪般

楊和柳本是同科異屬的植物,然而在古代詩詞中,或混用,或聯用,沒有多少區

別。

古人鍾情楊柳為哪般

歷來詠柳的佳詞麗句不可勝數,如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以楊柳起興,烘托抒寫了出征戰士久戎盼歸的思鄉愁緒;“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這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唐無名氏《望江南》)用任人攀折的“曲江柳”比喻任人玩弄、地位低下的青樓女子,寫出了這些女子的悲憤自訴和悲慘命運;“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白居易《長恨歌》)以柳喻眉,寫出了楊貴妃的儀容妍麗、神姿豔發;“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以景託情,委婉含蓄地表達了遊子的離愁別緒;等等。它們或借景抒情,情因景生;或以柳作喻,寄慨深遠;或描繪景物,詠春頌春,不一而足。那麼,古人為何如此鍾情楊柳呢?

首先,柳諧音

“留”,寓留客之意。古人常折柳送別,如《三輔黃圖》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到此橋,折柳贈別。”劉禹錫《楊柳枝詞》:“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唐末孟棨《柳氏》也寫道:“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又如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何以如此?究其深義,“柳”與“留”在中古音中相差不多,是借諧音以留住遠行人之意。

其次,古人之所以折柳或詠柳送別,方便也是原因之一。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出外旅行極其艱苦,因此,很多道路上每隔一段就在路旁建築一亭,以供行人歇足休息,並在各亭之間遍栽楊柳。這樣,古人在長亭短亭分別時就隨手可折到楊柳了;目之所及,也皆為楊柳,因而,楊柳就在人們寫離別的詩文中常常提及了。

再次,也有祝福前程的含義。楊柳採用扦插法種植,極易成活,生命力極強,古人折柳贈別是以柳為喻,希望親友能紮根他鄉、隨遇而安。清褚人穫《堅瓠廣集》卷四:

“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於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願耳。”

另外,柳枝柔曼,柳葉細長,迎風飛舞,嫋娜多姿,與女子的身材、眉毛特長相似,詩人常以柳比作美女,沿襲至今人們仍習慣以柳枝腰、柳葉眉讚美女子的容貌。如韋莊《女冠子》:

“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白居易《不能忘情吟》:“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都極其傳神地寫出女子的窈窕、柔美。

最後,楊柳較其他花木早發萌芽,春柳如煙,翠綠如幕,歷代就有清明日插柳、戴柳之俗,以迎春歸,這也是楊柳常入詩詞的原因之一。如宋代徐俯《春遊湖》: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蔭來。”雨沒浮橋,柳蔭放舟,把一幅意境優美的春色圖刻畫得真切有情,充滿了生機;再如,南宋僧志南《絕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杏花開時的濛濛細雨打在詩人的衣服上似溼非溼,穿過楊柳吹來的春風不寒而涼爽宜人,細雨輕飛,杏花飽綻,春風和煦,相映成趣,充滿了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