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等於超前教育嗎?到底需要怎麼銜?接什麼?

還有3個多月,很多小朋友就要面臨“幼升小”,開啟新的人生旅程了。

幼小銜接,也成了諸多家長熱議的話題。多數家長想到的就是“大班到小學”的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要幫孩子多識字、學數數,讓孩子在進入小學後能儘快適應、保持優勢。

一直以來,關於幼小銜接,都存在著“兩極分化”的情況:

雙減之後,國家政策也在嚴令幼兒園禁止小學化:不可提前教授小學內容、不得佈置讀寫算家庭作業,不得設學前班。而是把一年級上學期設為入學適應期,做好銜接。

可是,另一方面,家長們也開始焦慮了:

難道大班了也還要繼續這樣玩下去嗎?

上小學了跟不上了怎麼辦?

小學會有很多很多規矩,孩子沒辦法適應怎麼辦?

我覺得在這裡的“銜接”並不是學業上的銜接,而是幼兒從保育階段真正走向學習授課的一個過程。

五歲孩子每天的生活依舊是吃睡玩,有個別的小朋友連上廁所還需要老師幫忙提褲子;

可一到了小學,就會發現曾經和藹的保育員老師變成了威嚴“教書先生”,處處守規矩講紀律,要學會好好聽課。

所以很多孩子入學後會面臨環境、秩序、學業等各方面的挑戰。

真正意義上的“銜接”

課堂上的方式從遊戲轉變為學習;很多家長以為,幼小銜接就是讓孩子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幾百個漢字,拼音的書寫,但事實是,小學前的教育一直以啟蒙為主,不是籠統地灌輸零散知識。

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社會,離開了父母的孩子,一個人面臨陌生的環境,更多的挑戰,不一樣的生活、學習方式,一時無法接受很正常。

應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孩子負責任的生活方式,以更成熟的應對方式,讓孩子從一個無組織、無紀律、無約束的自然人,變成一個有理想、講原則、更適應現代生存規則的社會人,經歷的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其實幼小銜接,不在於知識的多少,而是讓孩子上小學前的一個過渡,適應環境能力,專注力提高,自理能力。

幼小銜接等於超前教育嗎?到底需要怎麼銜?接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