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渾源城

人們說渾源縣的工商業有七十二個行頭。這只是泛指,說明工商業的興旺發達,據史料記載:渾源地處塞北邊陲,既與河北、內蒙古接壤,又是勾通晉、蒙、冀、綏、察交通的要道。古時候這裡人煙稀少,地脊民貧,故有“雁門關外野人家”之說。明太祖朱元璋統一中國後,燕雲十六州重歸內地。

為了維持邊境的安靖,發展生產,先後從內地經洪洞遷來不少移民在此定居。他們除勤懇地務農之外,還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條件,從事一些手工業生產勞動。這樣就出現了採煤、鑄鐵、製陶等手工業的專業生產。同時,經商的、搞運輸的也有了興起。

滿清入關,採取了一些攏絡漢族的措施,鼓勵居民搞工副業生產。別是在“康、乾盛世”期間,一些明智的地方官,更加註意支援鼓勵工商業發展,諸如闢市場,建鋪面減稅收,辦作坊等。

據州志記載:順治庚子年知州張崇德讓人在西門外沙河左右築舍定居,並開設作坊、字號(買賣),命名為順城街。

從此,在清王朝統治下的二百多年間,渾源縣的工商業是持續發展的。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到了民國初年,七十二行具全,產品包括了人們的吃、穿、喝、用、住各種用品。

簡直是從生產到生活、從家內到院中各種必需品,幾乎應有盡有。那時的渾源工商業在雁北來說,市場之繁榮,經濟之活躍是手屈一指的。就連大同府也少遜一籌。因而傳出了

“南有晉城、北有渾源”之譽稱。

據史料統計,一九一九年全縣經營工商業的戶數達二千零五十二戶,從業人員一萬三千二百多人。

其中:

工業28行,562戶,3200人

商業17行,236戶,950人;

服務9行,364戶,580人;

兼營,18行,890戶,8400人。

在這些行業當中尤以釀酒業、造幣、砂器、氈帽、製鞋、銅鐵器、編織領先。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釀酒業(缸房),為渾源歷史行頭,民國初年為鼎盛時期。早在2500多年前,渾源就有了釀酒業。從李村春秋戰國古墓發現的青銅盛酒器具,如犧樽酒爐,豆洗盤鼎等遠古時期酒器足以證明渾源的釀酒業歷史非常悠久。

到公元7世紀的唐代後期,渾源釀酒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一改以往過濾清法獲得酒液,俗稱酵酒(發酵酒)的生產工藝,而代以蒸餾凝結法提取酒液,生產出的酒名曰

“渾源燒酒”。

用這種方法生產出來的酒,色澤,氣味,口感等色香味感官指標,都與濾清法生產的發酵酒大為不同,較接近於現代的白酒。 到了清乾隆年間(1736-1795),渾源釀造燒酒的缸坊已近百家。主要缸坊有

馮記、復隆、呂東、隆盛、整合、天元、天順、天德、天成、純德、廣全、集義、泉盛、泉溢、永和、永世、永隆、萬興隆、德厚成、裕德成、福恆德、福勝宮、興順成等。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光緒年間(1875-1908)的統計資料表明,在渾源古城和部分村莊生產燒酒的缸坊已達103家,平均年產酒618100斤。除少部分在本縣城鄉銷售外,大量燒酒銷往遠、包頭、烏蘭巴托、恰克圖、西安、蘭州、北京、唐縣、行唐、保定、石家莊、山海關等地。隨著恆山燒酒產量日增,

“想抽水煙到蘭州,想喝燒酒渾源州”的盛譽響徹長城內外。

民國期間當時經營者有一百二十多戶,從業人員一千餘人。甑鍋二百口,每口鍋日產白酒百斤,全行每天日產二萬斤,年產近四千噸。

大部運往河北、內蒙等地,再從當地換回棉、布、糧、畜。當時規模較大者有:樓子缸房(王得成、李少六)、四合榮(李少六)、萬景隆(慄姓)、豫豐恆(尚姓)、德盛新(王友三)、義喻成(趙姓),每家資本均在銀元三千元左右。為了運輸方便,各家還自養騾子幾十頭,本行還自行印發紙鈔(錢帖),在商場流通,為五大行商之一。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造紙(紙坊):

為渾源手工業的第二大行業,全行共有二十八戶,五百多工人,一百多隻(線坑),每天每隻線生產大麻紙五千張(一),全行日產百捆,年產三萬捆。除本縣銷售外,大部運往鄰縣與內蒙。

製鞋(靴匠):

全行有五十多戶,二百餘人。以手藝精巧、式樣大方而聞名鄰縣。“七·七”事變後,因生產蕭條,生活無著,而外流鄰縣及內蒙有近百人。僅應縣一地即有渾源鞋匠二十多人。

鐵器業(鐵匠爐)

:全行有三十多戶,一百多名工匠。規模最大者三盤爐子十個人。其餘都是父子、兄弟爐,生產和加工小農具和日用工具。如鐮刀、鋤片、鍬、钁、之類。產品銷至南、北鄰省。49年後又發展到上百戶,有專打牲畜掌的“蹄爐”,專打鞋釘的釘爐。建合作社時,一部分因技術不高而改行,另就它業。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銅器業(銅匠鋪)

:全行業有三十多戶一百餘人,都有簡陋的作坊。一種生產壺盆、瓢、勺日用傢俱;另一種專門打造鑼、等樂器。最大的一家為詹銅鋪,有工人三十多個,抗戰中因原料屬軍火類,故來源缺乏,生產蕭條。

砂器業(砂吊爐)

:此行只有韓村一地農民兼營,利用當地兩種原料土、燒製成盆、吊、壺、罐之類的器皿,最多時有二十多戶六十餘人,每年產貨十多萬件,近售鄰縣,遠銷內蒙、張家口、天津等地。

硫磺業(燒磺窯):

大磁窯、官王鋪、大西溝等村農民利用當地硫礦燒製硫磺,有三十多家,五、六十人,年產硫磺三、四萬斤,供做炸藥和火柴之用。三年解放戰爭時期極為興旺,對邊區製作武器提供不少原料。建國後國家不再收購,因無銷路,自行淘汰。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另外,本地盛產黃芪,從事黃芪加工業(黃芪莊)的有三百多人。是渾源第三個大行業,也是民國僱用女工最早最多的一家。黃芪是一種發熱、解署的中藥材,全國只有東北和

山西的渾源、應縣二縣生產,故為重出口物質,全縣最高年產達70多萬斤芪,先由女工切刮枝權為單條,再加工切片,打包成捆,運往天津、廣州出口。

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運輸業的發展,據當地群眾說,當時跑河北的騾子就有五百多頭,二百多人。跑內蒙的大車一百餘輛,二百多人,駱駝二百五十多頭,一百多人。由此相應地帶動了棉布、雜貨、飲食、碾米、榨油、旅店、餅面鋪等行業日漸發展;應用而生的信貸行業—銀號、錢鋪也相繼問世了。

錢行:

首推西關薛姓的

裕盛公,其次是恆興、恆裕、裕通銀號。

概以銀元為本位幣,在當地與紙鈔、銅元折兌;大同、太原、綏遠(呼和浩特市)均設有聯號,以及天津口岸的黃芪、白酒、雜糧等使用帖子(匯票)匯兌。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當鋪:

主營棉布、尼絨、綢緞及百雜貨零銷,有李姓永世榮,王姓晉福源,楊姓協盛恆,劉姓聚德昌和廣興義,還有小鋪近二十家。

店鋪:

中轉貿易貨棧,屯集外來貨物批發,主要控制市面如萬隆店、錦貨店、永興店,專項小店近十餘家。

油碾坊:

備有作坊和店鋪,收購雜糧碾米、磨面、榨油銷售,不釀酒。最享盛譽者為德聚隆、全和公,福裕厚,另有小面鋪近三十家。

餅面鋪:

極具壟斷性的是三合義,依業主姓氏取號的小鋪還有五十多家,加工銷售月餅、糕點等熟食品。

藥行:

中藥鋪和成恆、義和源控制著基本市面,診療兼售藥的小所小堂還有十多家。

果菜行:

經營海鮮、果品、菸葉、糖、鹽、紙張、麻、皮等,基本由聚生茂、楊子鋪控制,還有時起時落的季節性小鋪面三十多家。

此外,加工銷售小商攤販還有

陶瓷、書籍、籠蘿、副食、肉食、雜貨、旅店、飯店、服裝、鞋帽、皮麻、洗染等等上百家。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三教九流,不計其數。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總的來說民國18-28年(1929-1939年),是所有行業日新月異,興旺發達的“流金歲月”,尤其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的石橋、沙河橋、木市街等鬧市區,店鋪林立,攤位滿街,甚為壯觀。

但自“七、七”事變之後,倭寇侵害,兵匪擄掠,許多商行日漸蕭條。

特別是1939年7月15日(農曆五月二十九)南山暴雨成災,唐河壩堤崩塌,洪水溢漫,西關、南頭、沙河橋、木市街等淹沒在汪洋之中,坍塌房屋三千餘間,死傷四千餘人(包括部分鄉村),四關商行家毀人亡,損失慘重。享譽三百多年的釀酒作坊減少近百分之七十。

東路大茬(豌豆曲)白酒再不能“象清泉暢流四方”。1956年公私合營之後,那些曾經盛極許久的行當,都掛上了新的招牌,只有和成恆藥行的名字保留了下來。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和成恆,起始於1900年。河北省武安縣龍泉村人武壽山,號修仁,15歲隨父親到渾源,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於是購房立戶建號,開設中草藥營銷業四十餘年。

1942年,57歲的武壽山第三次續絃伊少艾,後來到天津口岸專營渾源的黃芪生意,將寶號委託給內兄伊守謙,為資方代理人。

先後聘任周永壽、周永惠兄弟為經理,直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時公私合營,乃至走上國營企業軌道,改為藥材公司第一門市部,地址門面未變,人們習慣仍叫和成恆。改革開放後門面進行了擴充套件,正式恢復為和成恆。

這是全縣城唯一一家保持百年久盛不衰的老字號。

民國渾源城,不愧晉北首縣之譽,“七十二行”一應俱全

北嶽恆山。山西渾源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龍山大先生

參考資料:《渾源州志》《北嶽恆山志》,圖片非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