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民俗】農業生產習俗之耕播與收穫(二)

施肥,永昌境內農家肥料主要以人糞、尿和牛、羊、豬、馬等牲畜糞為主,其次是古牆土、煨窯、土坑、挖淤泥作肥。清河地區有用苦豆子、臭蒿子、馬板腸等野草漚制綠肥的做法。施用農家肥的傳統延續至今。1953年鐵路以北地區首次引進試用硝酸氨、硫酸氨等化肥,增產效果顯著。1973年起,使用尿素、過磷酸鈣,1981年以後,化肥品種不斷增加,氮肥、磷肥、磷酸二銨複合肥大量使用,並能做到合理搭配。1985年開始使用葉面噴灑技術,主要使用磷酸二氫鉀、三十烷醇、矮狀素,對防止倒伏,促進灌漿有一定作用。

播種,在農作物栽培之前,要做好翻地、秋冬灌、整地保墒、施基肥等工作。鐵路以北清河,金川地區播種開始於驚蟄,即每年陰曆3月5日左右;而後依次向西南推進,西河地區則始於清明節,即每年4月5日前後;最晚的馬營溝、毛家莊則在清明後五六日播種。

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拌種,溫水浸泡,防止病害。玉米要進行催芽後播種。播種方式原以大撒大揚為主,自上個世紀70年代後全部實行條播,清河地區為人工溜撒,西河、東河地區以機播為主。播種力求均勻,稀密適度。糧油作物播種後,對土地進行耙耱,東西河地區進行鎮壓保墒,東河地區對耙開溝(當地叫“對耙溝”),城郊地區在地裡打起土坎以利灌溉。瓜果蔬菜,用細沙覆蓋地面,以利出苗。

舊時基本採用“大揚種”。人們把擅長撒籽、摞麥垛的人稱作“把式”或“老農”。“老農”撒的籽勻,出苗齊,浮籽少。而且撒籽的姿態、步伐亦相當講究,懷抱籽鬥,目朝前平視,步子均勻,踩準“校頭”。若撒不勻,叫“跑校”了。有的農村在播種時,主家要給“把式”吃蒸饃或鍋盔,意為希望麥苗旺盛,麥子豐厚。1949年以後,“把式”、“老農”之類的農技人員依然活躍在田間地頭,稱呼依舊,不過新增“行家”這種稱呼。“行家”也叫“技術員”。播種時,由技術員一手撒籽。

灌水,糧食作物播種後等苗出齊,(約在播種後45至50天,灌第一輪苗水。清河、金川地區約在陽曆四月下旬,西河地區約在五月下旬即小滿前後。灌水要求快速,不宜浸泡,並在灌水前進行追肥。玉米,瓜類、蔬菜,在灌水前進行間苗、補種或栽移,達到行距、株距稀疏以利生長為宜。第二次苗水在第一次苗水後15至18天內澆灌。1970年以前,油料作物第一次灌溉多和小麥第三次苗水並灌。以後由於油料作物提前播種,多和小麥第二輪苗水平灌。在小麥揚花、灌漿期均灌水。清河、金川井灌區,澆苗水5次左右,東西河地區3至4次,油料作物一般灌3次水,瓜類蔬菜一般可達7至8次。

收穫,小麥、大麥、青稞、大豆等作物的收穫方法基本相似,不必一一述及,僅就小麥、玉米收穫程式簡述如下。

收小麥,麥收用鐮,開始割麥子俗稱開鐮。“麥熟一晌”,因此麥收顯得特別緊張,人們習慣稱之為搶收。男人割麥,大都蹲著,橫跨行距60—70釐米,割倒的麥子夾在腳面和小腿之間,一定數量之後,放在地上,稱之為一 鋪兒。早年間婦女裹腳,無法蹲,一般都坐馬氈,割幾把向前挪一挪。沒裹腳的婦女,同男人一樣蹲著揮鐮割麥子。捆麥子都用“腰子”,大都用芨芨擰制的,用過以後收藏,下年還能使用。也有就地取材,拔起一把麥杆兒,將麥穗擰緊向後一挽,將麥秸一劈兩半平放地上,一般兩鋪兒就可捆成一個麥捆子。俗話說“秋爭日夏爭時”,在搶收期間必須爭分奪秒。因為秋收往往在立秋後,陰雨較多,不及時收割會對收成造成極大的損失。所以農家人往往是天未明下地,小半夜才收工。早飯都是家庭主婦或小孩送往田間,這叫送飯。飯送到地頭,一家人揀個蔭涼處席地而坐,女主人搬出主食和菜餚,給大家盛好湯水,全家人一齊吃飯。此時,漫地遍野,可見一簇簇吃飯的人,吃飯也可使割麥人在緊張的勞動中得到片刻的休息。

【永昌民俗】農業生產習俗之耕播與收穫(二)

麥子割完打成捆後,就開始往場上般運。運麥方式不外乎肩背、驢馱或車拉,所以以前般運麥子也是十分艱辛的活兒。農業合作化後,始用手推車運麥。上世紀70年代初期,生產隊有了拖拉機,運麥比較輕鬆。拉走麥捆子的麥田,婦女和兒童還要拾麥穗。麥子運到場上後,在場邊碼成垛,以備打碾。

【永昌民俗】農業生產習俗之耕播與收穫(二)

打碾時將麥捆從垛上拆下來,拆開麥捆“腰子”,平攤在場上暴曬,這叫攤場。一般天不亮就攤場,太陽出來時場已攤好。曬到麥穗乾脆,即可以打場了。打場是麥收的高潮,時間選擇在日頭最毒的中午進行,先將麥穗用木杈挑散、鋪勻,攤成圓形,用馬、驢、騾子拉石磙子將麥子分成若干等份,鎮軋脫粒。為了加快旋轉速度和保證鎮軋質量,每頭牲口由一人牽著。當滿場蓬鬆的麥杆被軋平之後,將牲畜牽到場邊,稍事休息,打場人則用杈在翻抄軋實的麥穗,謂之翻場。翻場之後繼續鎮軋。如果打場人充足,採用歇人不歇牲畜的方法,打場人不停止操作,只縮小石磙的鎮壓範圍,另一些人則用杈翻動暫時石磙不能及的地方。翻好了之後,打場人驅役畜鎮壓這邊,翻場人再去翻動那邊,直到麥粒基本脫淨,就收場了。

【永昌民俗】農業生產習俗之耕播與收穫(二)

收場,先用杈將脫完的麥草杈成堆,再用兩根抬扛將麥草抬到場的一邊,然後視風向、風力,將連糠帶粒的麥子集中到下風頭的一邊,揚場人側風斜站,手持木鍁剷起一定數量的麥子,視風力大小而確定揚場的角度。確定角度後,將木鍁鏟上的麥子頂風揚起,麥粒刷的一聲落在場中,麥糠則飄向下風頭。另一個側持掃帚,視麥粒堆上沒有脫完的麥穗或份量較重的草棒多少,輕輕地掠向旁邊,使麥粒非常乾淨地堆於麥場中央。就這樣,幾個人揚場,一個人打掠掃,一場麥子很快便揚完。此時,揚場人用木鍁集中麥粒,堆成一堆。打掠掃的人則用掃帚先將麥糠掃到場邊集中起來,然後用篩子將從麥粒上掠下來沒有打淨的麥穗—俗稱“軋頭”堆成堆,用筐子揹回家,曬一兩個日頭後,數量少的在簸箕裡用手搓淨,數量多則等場打完後集中到場上用磙子軋淨,揚淨的糧食再曬一兩個日頭,乾透即可搬回家入囤了。

打過一次的麥穗,稱麥杆。若遇天氣不好未打淨者,需打第二遍,俗稱“撈杆”。麥杆打淨以後,運入草圈垛起,留做牲畜飼草。也可用來燒灶火。

上世紀70年代,手扶拖拉機大量增加,用其拉帶石磙子打碾,工效提高几十倍。隨後使用小、大型脫粒機。80年代後期,普遍推廣大型聯合收割機,工效進一步提高。

收玉米,農曆八月十五前後,玉米成熟,開始收割。收割時,家庭男勞力持砍鐮在前,將玉米一棵棵砍斷,集中到一定數量放倒在地上,俗稱“放成鋪子”。家庭主婦及孩子們挎著藍子,一鋪一鋪地將砍倒的玉米穗收集倒在一個指定地點堆成堆兒。男家長砍完後,回過頭來,將已掰完穗子的玉米秸捆起來,以便搬運。整個地塊砍完之後,將玉米穗搬運到場上,玉米秸搬到村頭或自家門前摞成垛。

玉米穗搬運到場上,男女老少一齊動手,剝去玉米袍兒,剝好的玉米堆在場中央,用麥草蓋好,免得露水打溫。第二天,待露水消盡後,掀開麥草攤曬玉米穗。玉米穗曬乾後,攤成若干攤兒,用棒子敲打,少部分用手剝。打剝好的玉米,用木鍁揚淨,再曬2至3日,乾透後用口袋或麻袋從場上扛回家,倒進囤子裡貯藏。1970年以後,清河地區使用玉米脫粒機,工效倍增。

原標題:《【永昌民俗】農業生產習俗之耕播與收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