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拼山姆!Costco蘇州店開張,凌晨3點排隊搶茅臺,代購生意連夜開張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王言

肖子龍沒想到,一家看上去平平無奇的超市,竟然需要排隊一兩個小時才能入場。

兩年前,在上海Costco(開市客),他第一次看到成千上萬名消費者相互推攘著擠進一家超市,賣場大而空曠,一個個貨架高高聳起,麵包、烤雞被碼得整整齊齊,進口食品的彩色包裝袋散發著炫目的光彩……

火拼山姆!Costco蘇州店開張,凌晨3點排隊搶茅臺,代購生意連夜開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看到有人不斷把成包成盒的烤雞、蛋糕放進購物車,習慣了在超市裡精挑細選、一次只買兩三天商品的肖子龍感覺“這美國人的超市也不怎麼高大上”。

但就在昨天,這家“不怎麼高大上”的超市在中國的第二家門店開到了肖子龍的老家蘇州。2年前萬人排隊擠進Costco的“盛況”也再次上演。

凌晨三點排隊,茅臺五糧液被搶購一空

“沒有試吃,沒有折扣,只有人山人海!”肖子龍告訴時代財經,即便如此,Costco蘇州店一開業,還是複製了和當年Costco上海店開業時一樣的場景。

可能是早就預見到營業首日會被消費者“特殊關照”,Costco蘇州店在開業前就早早採取了線上預約入店方式,每天共分為6個時段,每個時段可預約人數為2000人。不過,12月8日一大早,Costco的系統已經爆滿,無法進行預約。

後來,Costco索性關掉了預約通道,要求已經預約的顧客和未預約的顧客一起排隊。肖子龍早上8點到Costco時,排隊的長龍已經足足有2公里長,一個多小時後,他才進入到超市。

根據一些網友釋出的影片,有消費者在凌晨3點就到蘇州Costco門店外排隊,為了維持秩序,Costco的安保人員動用了無人機,現場還配備了救護車,以防萬一。

“到最後,沒有會員的人都被允許進場,但是不能結賬。我到的時候,停車場還有空位,但停車場的進入通道說關就關。應該是前期沒有準備和規劃好,體驗太差。”肖子龍說。

在開業時低價銷售茅臺等稀缺商品一直是Costco吸引客流量的利器。2年前。Costco上海店開業,會員可以在店內購買1499元/瓶的飛天茅臺酒,這讓Costco在開店後遭遇瘋狂掃貨,迅速出圈。

不過,此次Costco蘇州店開業,消費者並沒有找到平價飛天茅臺酒的身影。

一大早去蘇州Costco的排隊王平有些失望,“1499元的飛天茅臺根本就沒有,只有幾套茅臺的燕京八景,賣69999元,另外還有999元/瓶的五糧液,開店沒多久就都賣完了。逛了一圈,其他有特色的商品也不多,我準備把會員卡退掉。”

目前,燕京八景售價在7萬元-8萬元/套,最高時曾經被炒到10萬元/套,而第八代五糧液的售價約為1150元/瓶。

王平告訴時代財經,除了茅臺的燕京八景和五糧液,蘇州Costco也在銷售香奈兒、普拉達、勞力士等奢侈品,但關注度一般,倒是39。9元/只的烤雞不斷被搶購。

聯商網高階顧問團成員王國平告訴時代財經,被Costco用來攬客的主力商品其實並不是烤雞、披薩,這類商品貢獻不了多少銷售額,核心商品是茅臺、五糧液等市場稀缺商品。“開店時用低於市場價的茅臺猛拉,直接衝擊1000多萬的銷售額。第二波則由奢侈品方隊出馬,最後其實才是烤雞等自有商品。”

次卡銷售、代購蠢蠢欲動

和近期爆火的山姆會員店一樣,“商品便宜實惠”“東西好吃”讓Costco成為零售界另一個“網紅”。在小紅書,“Costco”的詞條下有上千篇筆記,有年輕人或是坐在購物車,或是捧著巨大的食品盒拍照,甚至網友早早就把Costco的購物攻略做了個遍。

不過,消費者想進場嚐鮮,299元/年的會員費必不可少。如果僅僅是為了去超市看看,或者只想進去拍照打卡,辦會員卡並不划算,但Costco門外的年輕人,想出了有很多巧妙的法子。

在淘寶、閒魚等平臺,有不少商家在銷售Costco的次卡,也就是僅一天使用的“通行證”。 Costco官方並沒有次卡出售的,這些次卡大多是商家和個人透過租借等方式,將賬號交由買家使用。這類商家有的甚至是兩三年的老店,月銷量在幾百筆以上。

而Costco次卡也按照註冊賬號的性別分為兩種:一種次卡是男女均可使用,一次可進入3人-4人,價格在20元左右;另一種則只能按照賬戶註冊人的性別使用。“本人性別男,所以必須由男性登陸賬號,結賬時也要佩戴口罩。我不戴眼鏡,你在結賬時也不要戴眼鏡。”一位閒魚Costco次卡賣家告訴時代財經。

時代財經注意到,隨著Costco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相關代購業務也已在網上公開化。如果在淘寶、閒魚等平臺搜尋“Costco代購”,會彈出多個提供相關業務的商家和個人。

在開業兩年的上海,Costco代購早已經成為一樁成熟的生意。一位賣家表示,自己一週可以兼職做兩次代購,普通產品代購費為6%,電器、大件物品代購費為10%,生鮮水果、酒類產品為10%起,郵費自理。

而Costco蘇州店開業僅一天,閒魚上也已經有幾十條代購資訊,賣家們大多收取3%-10%的費用,運費由消費者承擔,如果在代購過程中,排隊時間超過1個小時,則每小時加收2%的代購費。

有學徒,也有對手

Costco是僅次於沃爾瑪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但與沃爾瑪、家樂福這類標準賣場不同,其營業模式為會員制,透過向會員收取年費的方式,向會員提供低於市場價的商品。此外,Costco還以“10-10-2”法則(10個點的毛利+10個點的運營成本+2個點的會員費收入)聞名,以此增加營收。

在整個零售業增長疲軟的態勢下,Costco業績依然能夠逆流而上。據官方資料,2020財年,Costco的總銷售額達到1667。6億美元,同比增長9。21%,其中會員費達到35。4億美元,淨利潤達到40。02億美元,同比增長9。4%。

外資大賣場在中國節節敗退時,Costco卻在及時補位,尋求填補市場空白的機會。自2019年內地首店開業以來,Costco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寧波、蘇州、深圳等地“敲定”10多家新店。

12月9日,Costco相關人士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目前Costco上海浦東店正在建設中,此後會以上海為中心,在華東地區重點佈局,未來也會考慮在珠三角地區開設門店。“雖然現在開業的門店都在一二線城市,但Costco也會留意其它地區,如果市場條件成熟,都會考慮開店。”

不過,在中國尋求發展機遇的同時,Costco也遇到了難纏的對手——它的中國“學徒”和美國的老對手。

目前,在生鮮領域,盒馬已經推出了類似Costco的會員模式;在日用品領域,名創優品一直在複製低價效比的打法;電商平臺拼多多也正在學習Costco的貨架模式;網易嚴選同樣也走起了精選SKU的路線……

而中國“學徒”的優勢,Costco卻很難在短時間內跟上。

到家服務和快遞的迅速普及,早已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但迄今為止,Costco至今仍未在中國推出“線上下單,送貨上門”的服務,其天貓旗艦店也早已停止運營。

與此同時,Costco引以為豪的供應鏈如何複製到中國也是個難題。

近日,Costco亞洲區總裁張嗣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Costco在中國大陸只開了2家店,所以貨運和採購的力量還沒有其他競爭對手的通路多,也沒有他們大,“跟他們競爭還是很辛苦的”。

此外,在美國,Costco的會員,除了可以購買具有價格優勢的商品,還能獲得相對便宜的航空、汽車加油等服務。同時,其引以為豪的無條件退換貨等服務,在中國同類市場也還沒有成熟的案例。

相比之下,Costco在美國的老對手——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在中國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0家,線上下單、同城配送等服務也讓其迅速實現本地化運用。

“Costco的倉儲網點地理位置相對偏遠,雖然可以有效避開其他賣場的圍獵,但大多為荒蕪之地,而受制於物業稀缺等因素,其無法有效快速擴張,這讓競爭對手贏得了拆解時間。競爭對手也在逐步推出倉儲業務,與Costco短兵相接。同時,國內大賣場採取的複製再低價傾銷Costco同類商品的做法,會讓後者非常頭痛,而且還要面臨被譴責‘二選一’的可能。”王國平表示。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