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姓(16)|明朝四川遊姓人口銳減,其間有不少外省遊姓人遷徙入川

01:42

遊姓(15)|兩宋時期 南北方的遊氏湧現出不少名載史冊的名人

封面新聞記者 黃勇

明清時期的遊姓人,在經歷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戰亂後,從宋朝時的巔峰發展階段進入平緩時期,顯要家族不多,相對比較沉寂。

明朝時的全國遊姓總人口有8。7萬人,排在全國各大姓氏人口的第150位以後。相比宋朝時的13萬人來說,遊姓人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下降得很厲害,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福建是遊姓人口第一大省,有3萬多人,其次人口較多的省份是安徽、廣東、湖北、四川和山東等,四川遊姓人口銳減。

遊姓(16)|明朝四川遊姓人口銳減,其間有不少外省遊姓人遷徙入川

山西遊姓是洪洞大槐樹移民之一。(資料圖片)

明朝初期,山西遊姓作為洪洞大槐樹移民之一,被分遷到河南、山東、河北、湖北、陝西等地。同時,也有不少外省遊姓人遷徙入川。

明朝中葉後,福建、廣東的遊姓人開始進入臺灣,兩廣、四川的遊姓人播遷到了雲南、貴州。

廣平遊氏遊顯栢在明朝正德年間入川

洪武2年(1369),住在湖廣麻城縣孝感鄉高階堰的遊慶一、遊慶二、遊慶三,遷到今鄰水縣護鄰鄉觀音巖。後來一人去了現在的重慶市墊江縣,自成一派。

1924年遊文薰主修的《簡陽遊氏譜》中說,遠祖遊顯栢,字還樸,原籍江南寧國府寧國縣黃池鎮(一說為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屬於廣平遊氏。

明朝正德年間,遊顯栢帶著兒子游踐夔從湖南新化縣“宦遊入蜀”,定居在川北順慶府鄰水縣朱家壩桐子園。

遊踐夔的兒子游察,“憤讀詩書,聯捷翰院”,官至“湖南巡撫”,為官清慎勤明,任滿還京後退休歸田。

遊察認為鄰水縣地瘦人貧,不是久居之地,尋思著搬家。他和同縣的師姓、庹姓於是搬遷到簡州龍泉驛東路師家口定居。

萬曆39年(1611),遊察去世,葬在今成都市龍泉驛區百工堰口。遊察子孫繁衍茂盛,當時號稱“遊半街”。

遊察有6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游紀友,為躲避明末戰亂,先是逃到父親遊察的老家鄰水縣,後來又逃到貴州。戰亂稍事平定後返回鄰水,再與師、庹二姓回到龍泉驛百工堰。

師、庹二姓後來遷走,但留下了庹家灣的地名。

遊紀友的兒子游仕美,後來遷居到瀘州;孫子游國用,遷到崇慶州小羅寺。

川南遊氏入川及繁衍情況

高縣《遊氏族譜》中說,明朝時,其入川始遷祖遊大遠從湖廣麻城縣孝感鄉遷徙到南溪縣。

清朝乾隆年間,遊大遠的後裔遊珠,遷徙到高縣歸化鄉魚州壩丁家村甜竹林,修蓋了3間草房,與丁姓人家一起在當地耕種為生。

遊珠成為高縣魚州壩遊姓開基祖,其後裔有的遷到珙縣。

洪武4年(1372),江西吉安府吉水縣的一支遊姓遷到湖廣麻城縣孝感鄉次黎坎。居住數輩後,明朝中葉,這支遊姓人中的遊海,帶著遊庚一、遊庚二、遊庚三3個兒子入川。途中,遊海走散,三兄弟團結一心,走到了瀘州。

到達瀘州後,遊庚一改名為遊友富,遊庚二改名為遊友德,遊庚三改名為遊友貴,在瀘陽白土壩(今瀘縣青龍鎮)分手,各自落業。

遊友富沿著沱江上行,到內江白馬廟落業。遊友貴到江津,後到今重慶市永川區松溉鎮落業。

遊友德就在分手的瀘陽白土壩落業,有4個兒子,4個兒子一共又有9個兒子。遊友德的9個孫子先後各自到異地落業發派。

遊友德第四代孫遊宗繼,在嘉靖4年(1526)考中進士,後在南京禮部任職。

明末年張獻忠入川,遊友德的後裔紛紛外逃避難。清初政權穩定後,部分族人回鄉復業,繁衍至今。

【下期關注】

請看遊姓(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