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十歲立為皇后,一個六歲立為皇后,十六歲便尊稱為太皇太后

西漢時為了爭奪政權,兩個無故的小女孩成了受害者。一個是十歲出閣嫁舅舅的張嫣,一個是六歲的上官氏,因父輩謀劃,進宮當皇后。兩個小女孩都是被政治捲入其中,而深受其害。

魯元公主是劉盈的親姐姐,張嫣是魯元公主後嫁給宣平侯張敖,生下的女兒。生長在王侯家中,自然得到很好的教育,有著良好的素質和修養。因為呂太后個人的野心,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讓自己的親外甥女嫁給自己的親兒子。這種做法可謂荒唐治治,張嫣也為此成了她的犧牲品,劉盈雖然很喜歡這個外甥女,而這種喜愛同男歡女愛卻有本質的差別。

一個十歲立為皇后,一個六歲立為皇后,十六歲便尊稱為太皇太后

劉盈從心理上很難接受這樣的安排,而張嫣當時只有十歲。十歲?什麼也不懂呢,呂太后還妄想張嫣給她生一個孫子出來。惠帝劉盈因受不了母親的所作所為,終曰抑鬱,呂太后為了鞏固皇權和地位,強奪了一位夫人的兒子,並將生母處死,以絕後患,謊稱孩子是張嫣所生,取名劉恭,孩子就被順理成章地立為皇太子。惠帝駕崩後,呂太后立幼子劉恭為帝,稱為少帝,呂后就仍稱皇太后,臨朝稱制,把持朝政大權。

一個十歲立為皇后,一個六歲立為皇后,十六歲便尊稱為太皇太后

張嫣因生在比較特殊的時期,所以不能稱為皇太后,後世稱之為孝惠皇后。於是十幾歲的女孩張嫣,就坐上了有名無實的皇太后。呂太后病逝以後,朝中大臣群起誅諸呂,皇族和多戚之間來了一場爭權大戰,最終外戚兵敗,皇族勝利。大臣們迎代王劉恆為漢文帝,將諸呂都誅滅了。文帝即位,其母親薄姬被尊為皇太后,張皇后則移出未央宮前往北宮居住。因張皇后與諸呂亂政無關,得以在北宮安靜度曰。從此張嫣就悄無聲息地過著自己的生活了。公元前163年,張皇后病逝,以惠帝皇后之名與惠帝合葬,但卻並未佟陵墓。張皇后可謂孤獨一生,至死時仍冰清玉潔,天下臣民及後代世人為了懷念和憐惜她,紛紛立花神廟來紀念她。

一個十歲立為皇后,一個六歲立為皇后,十六歲便尊稱為太皇太后

同為西漢最年輕的皇太后上官氏,比張嫣還小,六歲就被父親和祖父送進皇宮,當上了皇后。只因漢武帝駕崩以後,將皇位傳於年僅八歲的太子劉弗陵,當時上官家族很顯赫,上官氏的爺爺上官桀是顧命大臣之一,上官家已經是有權有勢吃喝不愁的了。可是上官家並不滿足,為了拉攏權勢最大的霍家,早已讓自己的兒子取了霍家的女兒,上官氏就是霍光的外孫女。可是上官家族野心更大,一心想著自己坐擁江山那才是最痛快的,因此他們早就開始謀劃。

一個十歲立為皇后,一個六歲立為皇后,十六歲便尊稱為太皇太后

大人野心不應該強壓在孩子身上,上官氏被送進皇宮的事,她的外祖父霍光並不同意。考慮有兩個原因,第一:小外孫女才六歲,年齡太小,昭帝也還是個黃毛小兒,還無需考慮立後之事。第二也許是更重要的一點,雖然霍家與上官家是兒女親家,但畢竟還是各自有各自的利益,上官家若權勢增大,霍家的權勢就會削弱,霍頭當然不會這樣做。後來他們又請輔佐昭帝的鄂邑長公主的情人——丁外人為他們達成心願,還許他封侯封爵。上官父子在丁外人的幫助下如願讓上官氏當上了皇后,而答應封丁外人為侯的事,需要霍光點頭,而霍光就是不同意。這下好了,不僅得罪了上官父子,還得罪了公主和她的情人。

一個十歲立為皇后,一個六歲立為皇后,十六歲便尊稱為太皇太后

上官氏的外祖父和祖父已經結成了冤家,死對頭。經過多次較量他們屢屢失敗,所以他們決定一定要除掉霍光,然後廢除昭帝,自己上位。便與公主使計宴請霍光,然後在宴會上殺掉霍光,讓他無處可逃。可是霍光比他們更勝一籌,直接將上官父子和丁外人等人全部絞殺,上官家被滅。而上官氏並沒有因此而受到牽連,反而上官氏如果能為昭帝生下皇子,那麼上官氏和霍家的地位就能更加鞏固了。雖然霍光想盡辦法不讓昭帝親近其他女色,只讓自己的外孫女給昭帝侍寢。不過很可惜,即便是這樣,上官氏也沒能懷上孩子。直到昭帝二十一歲的時候也沒有留下一個子嗣,公元前74年,昭帝去世。因為昭帝沒有後人,所以皇位繼承人只好從皇族其他人中間尋找,先是劉賀為皇帝,上官皇后被尊稱為皇太后。可是劉賀當了皇帝以後荒淫無度,霍光等權臣後悔不已,於是請示皇太后廢了劉賀,另立明主。只是走走形式罷了,十六歲能做個啥主,還不是他們大臣說的算。後又立流落民間的劉病已,即劉詢為皇帝,是為漢宣帝。宣帝尊上官氏為太皇太后,年僅十六歲的上官氏就成了漢朝最年輕的太后上官太皇太后一輩子待在宮中,雖然也稱不上幸福,至少她沒有享受過正常人家的家庭美滿幸福,但也算享盡榮華富貴,而且上官氏不理朝政,不參與政治鬥爭,得以在後宮中清淨地頤養天年。公元前37年,上官氏去世,死後與昭帝合葬。兩位年輕的太后都是身不由己,是自己的家族強壓在自己頭上的虛權,使自己的一生不得不在深宮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