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文| 周曉楓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張藝謀工作室文學策劃。

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隱語》《鳥群》《斑紋:獸皮上的地圖》等。

泉州,又稱刺桐或鯉城,名稱頗具古意。這裡的確古老。開元寺歷經800年風雨的古塔,築造時考慮到近海的地質條件,塔上塔下,結構比例為1∶1。像棵巨樹,冠蓋之下,是深邃而密集的織根,是一萬隻鷹爪,是枯骨般死不悔改的指節,分分秒秒,攥牢黑暗中的土。花崗岩質的石塔,榫卯般疊砌,地震也不能動搖古塔的翹角和剎頂,不能動搖浮雕上的眾神之威。

泉州的神很多。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印度教、猶太教、摩尼教、儒教和民間信仰等多種宗教同時存在。僅在開元寺裡,迴廊中央有造型別致的古印度教石柱;月臺基座有72幅獅身人面的石刻,形象起源埃及;大雄寶殿的斗拱上,有24尊木雕飛天,被稱為妙音鳥。據說每逢釋迦牟尼講經,妙音鳥就會飛來聆聽。寶殿之上,妙音鳥體態婀娜,彩翼繽紛,她們手持樂器,鼓瑟吹簫。中國式的飛翔是騰雲駕霧,無需翅膀,御風而行;所謂心猿意馬,無所不至,神仙動個念頭就能動身。西方天使,肩胛生有精巧或鋪張的翅膀,如同開元寺的樂伎妙音鳥,造型更近印度女神和希臘天使,面容呈現濃郁的異國風情。官方的解說詞說:在泉州,不同宗教和文化之間的影響和交融處處可見。我感覺溫暖,這裡的神,鄰里關係和睦友善,他們不用自己的法力傷害彼此。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不同於許多旅遊目的地,寺廟與教堂是以某種證書的實物展品而存在的;泉州的眾神,滲透世間永珍。而且,神的居所如此平易,與人們毗鄰而居,神就住在電器通訊、包裹汽車座椅、數碼沖印、金銀回收的店鋪旁邊,住在小客棧和志願獻血屋旁邊,住在五穀雜糧加工點、肉棕湯包店、草藥鋪、食雜攤、茶葉館、冷飲視窗旁邊。神界的香火,和人世的煙火,一起嫋嫋,升騰。

何況神,有時就是從人群中走出。沿海地區普遍信奉媽祖,天后宮裡香火很盛。媽祖原名林默,是位漁家女,後來不幸溺水。她死後顯現神蹟,乘席渡海,拯救絕望中的遇險者。林默曾是大海的受難者,卻由此成為護佑之神;她逾越個人的災禍,以自己的命為度,讓蒼生獲得解脫和平安。媽祖,海上的女神,她領會世間的柴米油鹽,穿越冥界的驚濤駭浪,她把自己修煉成數億信眾的神。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當地的人們普遍信奉媽祖,因為泉州曾是最為重要的港口,海事頻繁。透過泉州,進口商品有金屬、香料、珠寶、布匹、水果和玻璃,出口商品有綢緞、茶酒、藥材、樂器、禽鳥和琉璃。1974年出土的古船,令世人震撼。這是13世紀福建所造的帆船,材質多為杉木,也有少量的樟木與松木,纖維紋理依稀可辨。多桅、多艙、多層板,這條宋代海船殘長24。2米,殘寬9。15米,載重為200噸,相當於一支700頭駱駝的運輸隊。它滿載金屬、陶瓷、香料、藥物、竹木、藤器和編織物……當它無聲沉默,像擱淺在沙床上、成為化石的巨鯨。有多少人曾為它歡歌,又有多少人曾為它殉葬。古往今來,有鄉愁可寄的人,就像有港灣的船隻;有多少張遠征的帆,海上就有多少條回家的路,岸上就有多少盞不眠等待的燈火。

泉州的寺廟古老,沉船古老,橋也古老。建造年代距今千載的洛陽橋,依然結實耐用。橋墩是特有的船筏型,古人就懂得利用養殖繁生的牡蠣,使橋基和橋墩牢牢膠合,堅固橋體。我走過橋頭,已是潮退,泊在淺水的船隻拴在一起,幾乎像石橋一樣不會盪漾。橋下的沙床上,許多鉛黑巖塊裸露著,佈滿星星點點的白斑。這些長柱形、壘成斜角支撐的石樁,是簇簇叢叢的蠣房——牡礪像作物一樣生長。更近的灘塗上,是密集的小螃蟹。蟹鉗並不對稱,只有單側尺寸膨脹,它就舉著這隻園丁剪般鋒利的獨螯,捍衛自己沙洞裡有限的祖國。蟹體雖小,但紛爭頻起——遠遠看去,這片冷兵器的戰場,鐵馬金戈,無聲中的叮叮噹噹。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當地人說,原來洛陽橋下有大個兒的野蟹,連殼帶黃都結實得要命,後來看不見行跡了。我本嗜蟹如命,聽了倒不遺憾,因為泉州好吃的東西太多了。

早晨去吃麵線糊,擱了蠣蟹,擱了香菇豆腐,擱了醋肉和鴨畛,擱了這麼多,就是不放心,還有各類澆頭呢,錯過了什麼都不甘心。除了面線糊、蚵仔煎、土筍凍、潤餅、芋泥……泉州小吃竟有近300種,作為一個資深饞蟲,我感到難以自拔地掉進美食的陷阱裡,原諒我吃得斯文掃地、奮不顧身。我剛剛吃下一個肉粽,又遇到侯阿婆的門店。侯阿婆肉粽比剛才那家好吃太多,這個招牌乾貝肉粽,餡料豐富,沾汁濃郁,香得那麼自然,又那麼有序,難怪泉州籍大美女潘向黎名譽推薦。

實在不捨美味,我靠著毅力連吃兩碗肉粽,不禁佩服自己是個多麼有肚量的女人。好吃啊,不過也好討厭,我得承受以後漫長無解的暗戀——查了查淘寶,侯阿婆沒有電商。想起多年前人民文學出版社旁邊的小飯館,那道著名的圓白菜炒粉絲,每每讓我喪失意志和更高的人生追求。後來道路改造,飯館搬遷,了無蹤跡。那條馬路變寬,我卻心路狹窄,憂怨之下就覺出幾分吃不著的委屈。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我不喝茶,也沒有在旅遊區採購的愛好,可參觀五店市的紅磚古厝,在門口喝酒蠱那麼大的小小一口……萬應茶好喝,讓我形容不出滋味。以廣蒮香、香薷、荊芥、茯苓、半夏、防風、茵陳、柴胡、甘草等59味中藥配製,假設以色彩論,就有紫蘇、白朮、紅茶、青蒿、墨旱蓮、金銀花等等。哎呀,我至少得儲備60個神秘的形容詞來進行化學調配,才能接近準確——我當然形容不出來,曹雪芹也形容不出來。

我邊寫泉州邊發現,不知不覺,用了大量名詞。因為這個地方好東西多,好吃好喝的多,好玩的地方也多。泉州傳統戲曲豐富,有南音、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等等,我還喜歡木偶戲,木偶提線竟然能有36根之多。這麼多歌,這麼多戲,還有石雕、花燈,過日子像過節。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對於藝術品來說,納博科夫認為其中存在兩種東西的融合:詩的激情和純科學的精確。對於城市生活呢?我在泉州體會到一種宜人之味。寺廟密集,小吃密集——好的城市生活融合了出世與入世,融合了形而上與形而下,並非博物館式的呈現,它們是根系裡的毛細血管,點滴滲透在日常之中。七里香一般為灌木,五店市的七里香長成喬木的高度……葉影婆娑,這是一棵暗香浮動的樹。一般桑樹只有80到200年的樹齡,開元寺的古桑,根據碳14的測定,它已經歷1000多年的風雨。傳說它曾開出滿枝的白蓮,我們難證真偽,但至少我們目睹另外的奇蹟:一棵樹,能把自己長成樹林。植物在此都成仙成精,何況是人?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泉州以刺桐為市花,呼應它古老的名字。也許季節不對,我沒看到刺桐開花,但見木棉洶湧。橘紅色,厚重得像上了釉,木棉是一種有體重的花,落花時,重量級的朵瓣和萼片,發出“梆”的一響。眯起眼睛,透過木棉,想象近似的刺桐。刺桐也屬高大喬木,我想象鋪天蓋雲的樹冠,想象烈火般席捲的紅花,盛大、狂野……花就這樣,既自由又安靜,開給慈悲的眾神,也開給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眾生。

福建泉州比福州、廈門更美?看看文學名家怎麼說

文章選編自《開放與守望——文學名家看泉州》

內容來源: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