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載入《昆明宣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昆明10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在10月13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透過的《昆明宣言》裡,原住民為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被寫入其中。

《昆明宣言》是此次大會的主要成果。《昆明宣言》認識到:土著人民和地方社群透過運用傳統知識、創新和做法,以及他們對傳統土地和領地上的生物多樣性的管理,為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作出貢獻。

在10月14日舉行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生態文明論壇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生態司司長蘇珊·加德納指出,世界各地有無數的土著群體,他們以生態友好的方式生活,以生態社會的模式運作,他們是自然的守護者,自然被保護得完好無損。我們應該依靠他們,向他們學習,並賦予他們力量。

原住民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載入《昆明宣言》

10月11日,COP15在32名彝族青年演唱的《海菜腔》中拉開序幕。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原住民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載入《昆明宣言》

對水質要求極高的海菜花。梁勁/攝

雲南原住民的生態貢獻在COP15上熠熠發光。

10月11日,COP15在32名彝族青年演唱的《海菜腔》中拉開序幕。這些生活在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山裡的原住民,用未經雕琢、天然清澈、自由開朗、穿破雲天的清亮嗓音,讓世界知道了彩雲之南的《海菜腔》和海菜花的驚世之美。這首傳唱數百年的古老歌曲,是當地人對環境、山林、大地的認識。

原住民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載入《昆明宣言》

元陽梯田裡的哈尼族村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攝

雲南藝術學院哈尼族大學生施曉悅代表雲南青年,在開幕式上向世界講述了哈尼梯田的稻作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元陽哈尼梯田,是我國第一個以民族名稱命名的世界遺產。1300多年來,哈尼族人民創造的“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的奇蹟,呈現了令人驚歎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迴圈生態系統。

雲南普洱市瀾滄縣景邁山的古茶林在COP15上也受到關注。

景邁山擁有古茶林面積2。8萬畝,有古茶樹320餘萬株,迄今已有近2000年的茶葉種植歷史,是目前發現面積最大、儲存最完好、年代最久遠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瀾滄縣委副書記楊春高介紹,居住在景邁山的布朗族祖先濮人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馴化古茶樹的民族。布朗人將茶樹當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來敬重、供奉、繼承,他們仰茶而生、伴茶而舞、因茶而歌。形成茶林種植的生態智慧:在森林中間伐少量高大喬木栽種茶樹,以喬木、茶樹層、草本層的立體群落結構為茶樹創造理想的光照、溫度和溼度等生長條件,利用自然生態系統防止病蟲害並提供天然養分,可持續地生產出高質量的有機茶葉。景邁山布朗族和傣族先民以古茶林為核心,山頂作為重要生態功能區,受到嚴格保護,半山腰種植茶葉和佈局村寨,山腳種植糧食和蔬菜等農作物,避免了開墾和種植過程中對古茶林的干擾和影響。目前,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專案。

原住民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載入《昆明宣言》

景邁山古茶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攝

原住民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載入《昆明宣言》

景邁山村民在製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攝

“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裴盛基指出,原住民心中,森林和大山“不只是神靈的概念,也是環保的概念”,“人與自然共存的關係,滲透在他們的生活中。”

雲南省社科院研究員楊福泉對滇西北60多個村寨調查發現,生物多樣性促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傳統知識積累的鄉規民約、生態智慧又促進了生態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曾有10年的時間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做田野調查的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郭淨也認為,“只有和當地人在一起,才真正理解什麼是生態文明、山水文化。它們就活生生呈現在你面前。”

值得關注的是,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和生態智慧在自然保護中的有益作用,受到了COP15的重視。《昆明宣言》的17條承諾里,其中一條是:“加強和建立有效的保護地體系,採取其他有效的區域保護措施和空間規劃工具,提高區域保護與管理的有效性並在全球擴大保護範圍,以保護物種和基因多樣性,減少或消除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認識到土著人民和地方社群的權利並確保他們充分有效參與”

原住民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載入《昆明宣言》

羅梭江畔的傣族村寨 劉建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