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科普 | 忽悠了數十年的“宿便”理論坑了多少人

便秘、腹脹是不少中老年人的困擾,但很多人卻並不重視,更願意自行選用號稱有養生、減脂、排宿便功效的保健品。

小家科普 | 忽悠了數十年的“宿便”理論坑了多少人

市面上這類保健品、營養品通常以中藥無毒副作用為營銷噱頭,殊不知暗藏嚴重的健康隱患,北京醫院中醫執業藥師(中藥師)姚晨蕊提示:便秘有診斷標準,用藥需遵醫囑。

01

“宿便”只是營銷噱頭,並不存在

人們經常可以在廣告中看到,“宿便是怎麼形成的”“身體裡有大量宿便沉積”“宿便長期沉積致癌”等內容,這些資訊說的頭頭是道,還經常使用各種動畫效果讓消費者難辨真偽,很多人都因此信以為真。事實上無論西醫還是中醫理論和臨床上,都沒有“宿便”這一說法。

小家科普 | 忽悠了數十年的“宿便”理論坑了多少人

食物進入人體後,需要先經過6-10小時的消化和吸收,然後再進入結腸開始電解質吸收,形成糞便,最後到達直腸排出體外,整個過程一般需要20-30小時。腸道中的褶皺也並不會殘留糞便,所以“宿便”本身就是一個偽科學概念,因此並不存在“排宿便”的需要。

02

便秘是病需就診

臨床上對便秘有嚴格診斷標準,其中包括:大便乾硬,排便不暢,排便每週少於3次且持續6個月以上等。所以偶爾出現大便乾燥或幾天沒有排便,並不能自行判斷為便秘,更不應自行使用藥物。如果懷疑自己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應及時就診。

小家科普 | 忽悠了數十年的“宿便”理論坑了多少人

避免便秘情況的出現,首先應注意改變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保證每天充足的飲水量,並注意合理運動。另外,人體使用蹲踞式便器的姿勢比使用座便器時更利於大便的排出,居家使用座便器時可以使用小板凳墊在腳下,改變體態,幫助排便。

03

瀉藥使用有隱患

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有瀉藥這類藥品。瀉藥可分為:滲透性、刺激性等。

小家科普 | 忽悠了數十年的“宿便”理論坑了多少人

大黃、番瀉葉、蘆薈、決明子、火麻等中草藥都屬於刺激性瀉藥,只能短期、間斷性使用,且臨床上有嚴格的用藥規範,如果患者自行長期使用,會產生依賴性,造成電解質紊亂,發生腸道病變,如黑腸病。此外,不少刺激性瀉藥都含有蒽醌成分,也成為蒽醌類藥物,蒽醌是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2B類致癌物,因此濫用此類藥物還有可能引發癌症。

中醫有很多針對便秘的治療方法,中老年人確診患有便秘後,除了遵醫囑用藥外,還可以前往就近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或中醫院,採用針灸、按摩的方式刺激腸道蠕動改善便秘的症狀。

文:本報記者 席念楚

編輯:李藝菲

稽核: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