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令人頭皮有點涼的問題:天干、地支從何而來的?

說這個之前,需要先說一說太歲。

太歲是一種

神煞。

姑且可以理解為,是屬於星體之間合力產生的影響。十二個方位,每年挪動一下,其它十一個空位,也有神煞去佔領的。它們合起來叫做歲前十二神。

依次為:

太歲,太陽,喪門,太陰,官符,死符,歲破,龍德,白虎,福德,弔客,病符。

十二種力量,分別帶來的影響不同。

比如,問事情遇到病符,那就是容易舊事重提,翻舊賬;問病遇到它,那就是老病復發等等,和神鬼沒有關係。

他不是大家所說的,是一顆虛擬星。和木星並無太大關係。

太歲怎麼確定下來的呢?

一個令人頭皮有點涼的問題:天干、地支從何而來的?

歲陰和歲陽,

相合之於正月,定義為太歲。

也是第一個太歲的開始,往後依次往下排。

什麼是歲陰和歲陽?《爾雅 · 釋天》裡面記載了。

“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

很明顯,

歲陽就是十天干。

“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

歲陰就是十二地支。

歲陰

《史記 · 天官書》:“攝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故曰攝提格”。

《史記 · 天官書》裡面直接描述了。

十二地支,就是用北斗七星的勺把,不同時間指向不同方向,用來建立時節的。

舉個例子,今年是壬寅年,地支是寅,那麼寅年的寅月,斗柄會指向寅的方向。換句話說就是,今年的農曆一月,斗柄會指向,東北方偏東的位置。

明年是癸卯年,地支是卯,那麼卯年的卯月,斗柄會指向卯的方向。換句話說就是,明年的農曆二月,斗柄會指向,東方的位置。

這就是北斗星在十二地支的作用,也就是歲陰。

歲陽

歲陽就是天干,天干為什麼是十個?這十個是如何和天象聯絡起來的?這個問題,我真的是快把腦殼給想炸了,相關古籍資料也沒找到。

最後,我覺得比較靠譜的答案,就是七政四餘。

七政四餘一共十一顆星體,去掉太陽,就是十顆。這十個在太陽的帶領下,進行轉動。怎麼轉變成天干呢?我覺得,就是天干化耀的問題了。

一個令人頭皮有點涼的問題:天干、地支從何而來的?

天干化耀

理由是什麼?

我們常說太歲,太歲,一般說的都是地支的太歲。比如今年寅年,寅為虎,屬虎的犯太歲。

但是別忘了今年全稱是壬寅年,還有天干,壬也是太歲。

有一個概念叫做

歲德合(

百度上寫的還是挺清楚的

。一般用於催福的。

舉個例子2021年是辛丑年,辛也是太歲,丙辛合,歲德在丙。在二十四山丙德方向,擇吉日,放一個符合辛金象義的東西,比如珠寶,保險櫃之類的。來達到催福催貴的效果。(今年別亂搞啊,今年對應的位置有三煞)。

我們用上面天干化耀的角度來看,辛年,辛為紫氣,丙為木星,丙就是辛的天貴,這就對的上了。

我還是覺得,十天干源於此的說法,與其它的一些東西不衝突。至於有些人說,古人腦袋一拍,人有十個腳趾頭…

七政四餘找個老大,選個代表,那就是太陽。

歲陽和歲陰,其實就是太陽和北斗七星的關係,站在地球上看,一個正著轉,一個逆著轉,就是一陰一陽。

因為北斗星,轉一圈十二個月,所以有時候人們就會用月亮的名字,來替代它,也就是太陰。

我們從這可以看到,太歲和木星關係非常非常小,

但是為什麼把木星命名為太歲呢?

我在司馬遷的《史記》上,看到了一些東西,我想這應該就是原因吧。

古人認為,木星的對地上的人民影響最大。

眾多星體中,司馬遷只把木星,每一年所在的位置都給寫出來了,金星、水星、火星、土星,都沒這個待遇。

單閼歲:歲陰在卯,星居子。以二月與婺女、虛、危晨出,曰降入。大有光。其失次,有應見張。其歲大水。

執徐歲:歲陰在辰,星居亥。以三月與營室、東壁晨出,曰青章。青青甚章。其失次;有應見軫。歲早,旱;晚,水。

大荒駱歲:歲陰在巳,星居戌。以四月與奎、婁晨出,曰跰踵。熊熊赤色,有光。其失次,有應見亢。

比如說:單閼年,歲陰在卯,木星在子的位置。

如果二月的時候,天上的木星,出現了某種特殊情況,那麼今年就會發大水…

歲,

這個字的意義佔比很重,關乎民生。

而木星的運動,更是與民生息息相關。以此將木星命名為歲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木星的遠動週期,很接近12年。以木星為參照物,計算年份可以省很多力氣,只不過需要定期進行“超辰”修改(沒有北斗七星好使)。

我想,這些應該就是木星為什麼叫太歲的原因了吧。

拓展延伸

一個令人頭皮有點涼的問題:天干、地支從何而來的?

我估計有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攝提格,單閼,執徐”這些都是啥東西,聽著很拗口,還有人認為,這是不是從哪諧音過來的。

答案是否定的。這些名字給我感覺是,很有秦漢風,甚至是往前戰國。

比如孔子的徒弟:宰予、漆雕開、罕父黑、公皙哀…那時候的名字,都很彆扭。我們簡單的翻譯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

歲陰,在子曰:困頓。

子月,就是陰曆十一月份,那時候正值寒冬。差不多剛過了冬至的時候,那時候大地剛萌發出了一絲陽氣,種子開始甦醒,但是依舊天寒地凍的。種子就像被困住了一樣。想掙脫,又無力。這個狀態我們稱之為,困頓。

比如歲陰,在醜曰:赤奮若。

赤,赤落落,赤條條。 奮為奮力,奮鬥。若就是好像的意思。

丑月,也就是陰曆十二月份,那時候,大地暖氣逐漸增多,種子已經生根發芽了,剛奮力的鑽出地面,赤條條的。所以叫做赤奮若。

歲陰,在寅曰:攝提格。

攝為攝取,提取。格為格局。

寅月,正月,也就是現在這個時間,植物脫離了生根發芽的階段,已經開始四處吸取能量,準備開始茁壯成長了。

《史記》上還有另外一個說法

之所以稱為攝提,是由於它們正當斗杓所指的方向之下,被斗杓所提攜,以建明時節,所以又有“攝提格”的名號。

一個令人頭皮有點涼的問題:天干、地支從何而來的?

我們可以參照一棵植物的出生到死亡的全過程,來翻譯這些拗口的名詞。同理,歲陽也是一樣的。

比如:在壬曰玄黓

玄為不真實的,黓為黑色的。

然後,再聯想一下天干壬的象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