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3月底幾度被傳出要造車的小米公司終於官宣:由雷軍親自帶隊加入新能源電動車市場的爭奪。時隔僅一個禮拜,滴滴方面也傳出開始啟動造車專案的訊息,據傳負責人是滴滴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在小米、滴滴相繼入局之前,百度、阿里、蘋果等網際網路大廠都已經正式涉足電動汽車製造領域。一時間,造車好像成了網際網路大廠們叱吒智慧時代的“標配”。

雖然“四輪電車”和“兩輪電車”不管是在投入規模還是背後產業體量都有著天壤之別,但是同為“造車”,在巨頭爭相發力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當下,電動腳踏車真的就沒人要了嗎?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多數人印象中屬於“中國特產”的電動腳踏車,實際上卻是由外國人發明的。

1881年,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成功改造出一輛以鉛酸電池為動力的電動三輪車。這輛電動車當時在巴黎一經展出便引起了轟動,古斯塔夫也因此被稱為“電動車之父”。100多年後的1992年,全球第一款電動腳踏車Zike正式推出,但只售出了2000臺就以失敗為電動腳踏車產品的第一次市場化畫上了句號。

好訊息是Zike失敗後的第二年,日本雅馬哈推出了第一臺曲柄驅動電動腳踏車,這也為電動腳踏車打開了亞太市場的大門。時至今日,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的資料顯示,

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電動腳踏車行業迎來的自誕生以來的首個爆發期。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Statista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2019年,全球電動腳踏車市場供給量呈現波動增長的態勢。2019年全球電動腳踏車市場供給量達到3972萬輛,較2018年增長11。01%。隨著市場供給量的不斷提高,全球電動腳踏車的市場規模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

電動腳踏車的“意外”:發於歐美興於亞太

另外,以快遞、外賣服務為主要業務組成部分的網際網路公司,也在中國進一步推動了電動腳踏車市場的擴張,除了普通消費者作為日常的通勤工具之外,電動腳踏車也成了快遞、外賣小哥的生產工具。根據中國腳踏車協會2020年11月釋出的資料顯示,

全球電動腳踏車市場以亞太地區為主,亞太地區佔據了電動腳踏車市場94.39%的市場份額。

這麼來看,電動腳踏車的市場並不小。可是網際網路大廠們怎麼就一點也不動心呢?

到2019年時,電動腳踏車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89億美元。

我國電動腳踏車2020年銷量超過3000萬輛,同比增長29.7%,社會保有量接近3億輛。

特別是以雅迪、愛瑪為主的強勢頭部品牌,已經透過多年的發展在企業規模、盈利能力、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和腰部以下品牌拉開了差距。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在市場份額方面,雅迪和愛瑪兩大行業巨頭聯手拿下了近四分之一的市場,其他市場競爭者們的市場佔比也只是雅迪或愛瑪的一半。ZDC網際網路消費調研中心釋出的《2019年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8年全年電動腳踏車銷量400萬臺以上的僅有兩家,分別為愛瑪科技和雅迪控股。銷量排名前十的品牌銷量佔比達到了總銷量的約58%,排名前五的品牌總銷量佔比達到了約44%。

在這樣稍顯穩定的市場格局之下,網際網路大廠想要尋找新的機會並不容易。但事實上,電動腳踏車行業還是有“新玩家”入場的。

這期間,電動腳踏車行業也開始產生了新的變化。

行業格局已定,網際網路大廠已無先機

在過去二十多年裡,中國電動腳踏車產業從無到有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頭部品牌相爭,地方分割剩餘市場的行業格局。

自2016年前後,全球各消費領域都開始打起了90後、00後等一批年輕群體的主意。大大小小的品牌都企圖在年輕人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時,搶先拿下未來的市場份額,電動腳踏車行業也不例外。因此,在電動腳踏車行業整體逐漸走向成熟的同時,也開始向叢集化、規模化、科技化等方向發展。不過,

2014年,“天才少年”李一男創立小牛電動,以產品智慧化的競爭策略發起了電動腳踏車行業“新玩家”對老牌霸主的挑戰,隨後又有小米騎記、速珂、9號公司、70邁等一批科技企業以跨界推出新產品的方式加入了行業競爭。

根據ZOL釋出的資料顯示,電動腳踏車的主要消費人群中,30-39歲使用者是第一梯隊,佔比高達47%。電動腳踏車消費群體的第二梯隊,是40-49歲年齡層使用者。綜合來看,目前電動腳踏車的使用者主要還是分佈在70後和80後人群,90後和00後等年輕群體的佔比明顯偏低。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透過公開渠道查詢可以發現,目前雅迪和愛瑪的多數產品定價集中在2000——4000元範圍內,搭配平臺活動,部分特價產品的價格甚至能降到1700元以下,而小牛電動最便宜的一款產品是標價2499元的GOVA G0。

對於電動腳踏車市場的主流消費人群來說,普遍針對年輕人推出的智慧定位、定速巡航、智慧開鎖,以及智慧省電、動能回收等各種智慧化的功能,或許還不如一句結實耐用價效比高來的誘人。

從銷售資料來看,雖然在2016年到2019年,小牛和同屬於上市/準上市公司的雅迪、愛瑪、新日等老牌企業一樣保持了穩定增長,但從銷售量的絕對值來看,雅迪、愛瑪和新日的銷售量都超過了300萬輛,雅迪在2019年更是突破了600萬輛的大關,但小牛的銷量卻仍舊只是他們的零頭。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智慧電動腳踏車更有吸引力?

或許這也恰好回答了為什麼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去扎堆搞電動車了——搞電動車的股價都漲得那麼快,還要啥電動腳踏車啊?

其實也不盡然。從產品更迭和行業變革的角度來看,智慧化電動腳踏車的未來依然有著不小的想象空間。

首先在核心技術電池方面,隨著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各行業對電池技術的應用,

相比其他快速消費領域針挖掘年輕人市場所能獲得顯著收穫不同,電動腳踏車市場的年輕群體需求還未迎來真正的爆發。

類似電池自燃或是行駛途中突然沒電的意外將大大減少。

而根據驚蟄研究所的瞭解,包括雅迪、新日、臺鈴在內的老品牌,已經在聯合華為、阿里等客戶大廠開發智慧語音,且部分產品已經具備量產能力。

這也導致小牛電動在與電動腳踏車老品牌們的競爭中,得不到明顯的優勢。

使行業智慧化應用的門檻大大降低,智慧化產品或許很快就會成為市場主流。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在實際的產品方面,4月7日,哈囉宣佈進軍電單車生產銷售領域併發布新品哈囉A80、哈囉B80和哈囉B86三款電動車。此外,

而上述這些實用的功能點在車機互聯絡統下,都將讓使用者擁有更加智慧化的出行體驗,也為電動腳踏車的智慧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方向。

對於使用者而言,

更關鍵的是,使用者還不用考慮檢修保養、資產保值、停車位緊張等一系列的售後問題。

因此,對於以日常代步為核心需求的使用者來說,智慧電動腳踏車或許是遠勝於電動汽車的選擇。到那時,使用者們或許還會發現,用省下來的錢直接買電動汽車公司的股票,才是真的香。

*本期作者雨谷/題圖來源於網路/驚蟄研究所原創,如需轉載請留言申請開白。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你最想要電動車的什麼智慧化功能?

探索發現新經濟。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

巨頭扎堆造電動汽車,電動腳踏車就沒人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