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銷量下降的背後,是增程式技術的後期乏力

常有對電車感興趣的朋友私聊我,問:想買一輛電車,但是續航、充電問題咱沒條件解決怎麼辦?通常我會說:可以選混動,目前最好的兩項技術,一項是比亞迪DM-i,一項是理想的增程式技術。

但從今年的市場走勢看來,增程式技術有了到頭的趨勢。

理想銷量下降的背後,是增程式技術的後期乏力

今年1-11月,理想銷量76404輛,從去年第二下滑至第三,排在小鵬和蔚來之後,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曾多次被哪吒所超越(哪吒在我們這還是警用車。。。),如果這一趨勢延續下去,

新勢力前三甲或許要更變為蔚小吒

理想銷量下降的背後,是增程式技術的後期乏力

而且理想銷量的種種變化,僅僅只過了一年時間。究其原因,首當其衝本應該是晶片問題,但在大環境下,每家車企都遇到這個難題,按理來說也不應該是理想銷量下降的原因。

那麼,是增程式技術的限制嗎?

我們回到2017年,那時候的電車剛起步,能超過400公里續航的車型寥寥無幾,許多人在這期間,既感受到了電車帶來的升級體驗,但更多的是詬病續航里程少、充電速度慢、充電樁佈局少等問題,因此電車並不受市場待見。

理想銷量下降的背後,是增程式技術的後期乏力

而到了2021年,你會發現市面上主流電動車入門裡程是400公里,頂配的甚至能達到七八百公里,這無疑是電池技術的進步,國內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一眾電池廠借勢起飛,為國產新能源勢力造車打下夯實基礎。

一塊1kWh的電池成本也由2010年的1160美元下潛到2019年153美元,降幅逼近100%

理想銷量下降的背後,是增程式技術的後期乏力

而充電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今年以來,各地為了響應“十四五”期間“新基建”建設規劃,紛紛大舉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如四川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要達到25萬個;江蘇提出,各類快速充電終端從2020年的9萬個提高到2025年的30萬個……

理想銷量下降的背後,是增程式技術的後期乏力

甚至於新能源補貼名單中,也並沒有增程式汽車的影子,同時,增程式與燃油車一樣,收到限行、搖號等制約。

種種趨勢、跡象表明,

理想的增程式之路,或許到頭了

對於理想來說,增程式之後,轉型純電或許是唯一出路,同時,適量地擴大車型同樣也是李想需要考慮的問題。小編線上下理想直營店看車時,問到在場的一位銷售:你們這什麼時候賣轎車?得到的答覆是理想並不打算推出轎車,致力於高階中大型SUV路線。

理想銷量下降的背後,是增程式技術的後期乏力

但理想的老使用者也不必覺得背刺,理想僅靠理想ONE一款車型便有如此成就,那麼後續如果有機會推出其他車型,或者更改技術發力,

理想的第二春才有機會到來

理想銷量下降的背後,是增程式技術的後期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