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經忘了怎麼過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意思的清明瞭

清明比我們想的要更有意義

清明是一個特殊的節日,為啥?因為它本身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在中國的傳統節日裡是僅有的。提起清明節我們往往想到的是掃墓,踏青,春遊這樣的詞彙。同為祭祀的日子,比七月半感覺舒爽多了,七月半又號稱鬼節。

你可能已經忘了怎麼過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意思的清明瞭

清明節

雖然是掃墓緬懷故去親人的日子,但因為實在春天,總有些萬物生髮的愉悅感。

但是傳統節日清明僅此而已嗎,估計年齡大一些的同志還會記得寒食節。寒食節和古代的上巳節都是在農曆的三月份,說實話具體我也不是太明瞭。但是清明節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節日的“加盟”“互助“人氣才逐漸高了起來確是事實。

你可能已經忘了怎麼過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意思的清明瞭

寒食節

小編小時候是要過寒食節的,從小便聽關於古代一個大臣的故事。這人叫做介子,是一位能人,據說好像當時的一位帝王,想請他出山,這傢伙清高,矜持,死賴著山裡不出來。於是這位帝王便聽從手下的建議,放火燒山,想把介子逼出來。沒成想,把介子給燒死了。想想真是冤得很。

我甚至腹誹是不是這個君王故意的,得不到的就要毀掉他。電視劇裡往往都是這麼演的。做了錯事總要表示下啊,於是這位帝王為了紀念介子,就規定每年的當日,不得生火做飯,只得吃冷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由於他是抱著一棵柳樹去世的,於是寒食節便要插柳紀念。

你可能已經忘了怎麼過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意思的清明瞭

介子抱樹

他還寫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此後,“足下”成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清明也與此相關。不過另一說是因為周朝的禁火制,好像更有可能。

你可能已經忘了怎麼過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意思的清明瞭

寒食清明不可分

這麼有歷史,有感情的節日,風俗也是不少。一般情況下,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往往吃冷食,插柳,插柏;在小編的老家山東,還完整的保留著這些習俗,不僅僅是這些,還有要煮雞蛋,用菠菜水煮雞蛋。家家戶戶互相贈送。用菠菜水洗手洗臉。據說是保持耳聰目明的意思。

你可能已經忘了怎麼過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意思的清明瞭

清明風俗

既然是節日,最開心的當屬小朋友。寒食或者清明,小孩子的腳上會繫上彩色的繩子,給小朋友的雞蛋都是染成彩色的,當然最開心的是,家裡的頂樑柱父親大人都會親手給自家小孩做一個大大的鞦韆,可以玩耍一個多月。想想小時候,誰家要是有這樣一個大秋千,在小夥伴中間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情。

南方一般會吃青團,南方北方都有的可能就是放風箏了,風箏又叫“紙鳶”,拿竹篾等物做骨架,再糊上紙或絹,栓上長線,藉助風勢令其飛上天空。也有人會剪斷風箏線,任天上的風箏飛走,據說能除病消災。

你可能已經忘了怎麼過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意思的清明瞭

有的地方還會蹴鞠

怎麼樣,是不是清明或者說寒食節,風俗活動還是很豐富的,不是我們現如今掃個墓,順便踏個青就完事的一個節日。

其實清明節祭祀亡人的根本目的在於求旺盛的生命力,思念之情的表達是其一,向亡去的人表達生命的延續和活力也是其一。這也是清明習俗的展開的本意。也是我們中國人對生命思考的一種體現。

這個清明和家人一起去感受生命的活力吧。

品味歲月痕跡,感受生命張力;人類文史,知史而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