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每年汽車圈兒都會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瓜讓眾多吃瓜群眾過足了癮,作為每年的主角,前不久一直以“敢說”為標籤的理想汽車CE0李想又衝上了熱搜,成為了2022年開年汽車行業的第一個大瓜。

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事件起因是今年1月5日,團車網創始人聞偉表示團車決定造車的最大動力來自一個100多人的外來團隊,表示這個團隊可以承擔產品規劃、造型設計、工程開發、測試、底盤、三電、智慧駕駛、智慧座艙、系統化整合方案、生產支援、供應商管理幾乎所有造車流程,具有20多年造車經驗,在技術、樣車上都有沉澱。

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另外,這個團隊可以做2000萬元以上的車,也可以做5萬元以下的車,包括商用車、物流車。並且,該團隊的造車週期能做到18-24個月。作為參考,造車週期燃油車時代國際大廠是48個月,國內廠家做到了36個月,其首款車型定價10萬元-20萬元區間,2022年金九銀十就能預售了,聞偉的這番言論大致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無所不能”。

對此,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微博給出的結論其實就是倆字:“騙子”。李想在微博中表示:“那些指望找到超級救世主的創業者,那些指望能透過開啟任督二脈無所能的創業者,最後找到的普遍都是騙子,或者大機率自己也是騙子。居然還有人可以毫無廉恥的把這種觀點對外公開講出來,真是重新整理了創業者的底線。創業的本質是:有節奏有耐心的長期成長。”

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對於李想的這番言論,團車聞偉也公開進行了回懟稱:“沒想到萬里長征迎面第一槍來自李想先生。除了節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斷?誰也別把自己當先知”,就在近日,聞偉也主動邀請李想參加團車首場產品釋出會,希望雙方共同交流探討。

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首先,從理想汽車的角度來講,去年的理想汽車僅憑一款理想ONE就拿到了造車新勢力的銷量頭名,是造車新勢力當中當之無愧的領跑者之一,而理想ONE也力壓BBA等豪華品牌,一直佔據著中大型SUV細分市場銷量榜首的寶座,目前理想汽車的市值已經達到了322億美元。

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團車網成立於2010年,主要從事銷售汽車、汽車配件,是一個標準的汽車交易服務平臺,自從2018年上市至今團車網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合計虧損達到了6。4億元,由此其實我們不難猜測團車網宣佈造車其實是想獲得一些融資扭轉虧損的局面。

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如今跨界造車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不止團車網,近日包括小米、百度、佳能、索尼等各自領域的行業巨頭都紛紛宣佈造車,此前蔚來汽車的李斌曾說過這麼一句話:“造車是一件非常燒錢的事情,沒有200億別想造車”,就當下的市場環境來講,恐怕200億也不夠,而且造車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即便華為那樣擁有超高知名度和體量的公司也一直對外宣稱不造車,汽車製造的成本高、難度大,同時由於沒有沒有整車製造能力,跨界造車往往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與人力物力,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事實上包括蔚來和理想汽車在內的很多造車新勢力在宣佈造車的時候都聽到過很多質疑的聲音,團車網聞偉也拿之前大眾汽車CEO馮思瀚的言論舉例,馮思瀚曾斷言稱:“ 增程式電動車從整個國家和地球的角度來說,簡直是胡說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 ”。如今理想ONE的成功確實證明了馮思瀚是錯的,但是團車網和理想汽車不一樣。

對於當下的團車網來講,首先,團車網沒有資金支援,沒有技術儲備,也沒有專業的汽車研發人才團隊,更沒有自己的工廠,也沒有任何一家新能源技術或是廠商與其合作,即便是百度和吉利合作,拿了吉利現成的純電動平臺架構,也醞釀了一年的時間,跨界造車並且18個月實現量產看起來就像天方夜譚一樣。

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尤其是對於那些跨界造車的企業來講,跨界造車其實就是一次全新的創業之旅,對此李想也釋出了長文談了談自己的創業心得,通篇其實都是在講創業對於節奏把控的重要性,急於求成最終等待的結局就是失敗。

李想聞偉實力開懟 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地雞毛?

事實上李想說的一點錯也沒有,從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到造車新勢力大批湧現出來,包括賈躍亭的FF和拜騰等很多造車新勢力目前已經名存實亡,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團車目前這個節奏,先不要說能否真的實現,就這個造車的態度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涼涼了。

結語:

目前國內乃至全球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市場都有著非常巨大的潛力,但是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市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跨界造車的門檻也越來越高,對於很多新入局者來講機會會越來越少,對待造車這件事兒需要有敬畏之心,尤其是對於那些想接著造車的名義賺一波“快錢”的企業來講,跨界造車不是捷徑,極有可能是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