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智商測試來看擅長邏輯思維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優勢與侷限性

為什麼以智商測試為出發點討論邏輯思維模式呢?

因為前兩天我花45分鐘做了一套60道的智商測試卷,我發現這份測試卷中的題目大部分都是類比題,讓測試者在給出的一組組圖形或文字中找到其中的異同特點,歸納總結後進行分類比較。這裡用到最多的是發現事物共同特點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分析了這套測試題後,我發現智商測試就是測試一個人的快速找到異同點從而找出規律並快速推算的能力。這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的最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是有的人強一些,有的人弱一些而已。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套基本的思維模式,發現事物的特點、找到規律,從而可以進一步歸納、分類、推導,在未來遇到同類情況的時候,就可以節省時間和經歷,可以跳過一些繁瑣的過程,直接得出結論或預測結果。

邏輯思維是人類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科學與科技的發展都是在這種思維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類的發展更是離不開邏輯思維能力的運用,這裡我就不詳細闡述了。

下面我想說說擅長邏輯思維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優勢和侷限性。

優勢

發現問題

擅長邏輯思維的人,往往是一個非常擅於抓住特點的人,所以他們很容易發現問題。就好像一種本能一樣,他們看待事物是透過觸發他們敏感的神經系統的特點來觀察的。也就是說,事物的特點在他們那裡是被數倍放大的。那麼事物中的問題,自然就容易從繁雜的事物中脫穎而出,鮮明的呈現在他們面前。

發現規律,舉一反三,找到捷徑,預測結果

因為擅長邏輯思維的人,最擅長的就是找到事物發展的規律,好處就是他們可以在他們的認知範圍內找到捷徑、預測結果。因為他們掌握了事物間的規律,就可以站到更高的維度看問題。就好像有了衛星導航以後,我們開車的時候可以避開擁堵,我們走路的時候可以找到最近的小路。

效率高

擅長運用邏輯思維的人的思維是樹狀的,樹枝就是邏輯鏈,他們的思維經常可以象猴子一樣從一個樹枝上跳躍到另一個樹枝上,這樣無疑效率是高的,他們可以跳過很多不重要的部分,快速高效的達到他們要去的地方。

侷限性

以偏概全

日常生活中擅長邏輯思維的人,都習慣於抓事物的特點,其結果就是,在很多時候,事物在他們眼中就是一組組鮮明特點的集合體,而非事物本身的全貌。

固化認知,產生偏見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太過複雜,有太多的我們並不知道的因素在起作用。單純依靠邏輯思維的人,很容易忽視這種他們不知道的因素,而把結果歸結為他們認為的某一種已知因素。所以,他們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他們固化了認知之後的結果。也就是說,他們比較容易有先入為主的主觀偏見,他們對某種事物先有了偏見,再去找證據證明該偏見是存在的。

沉迷於迷宮中不能自拔

這類思維模式非常關注事物之間的聯絡和關係,而不是事物本身。因為發現規律太具有魅力了,所以,他們往往執著於發現規律,而對其他的事物失去興趣。而發現複雜的規律又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就很容易令他們困在自己思維營造的迷宮中不能自拔。

不擅長人際交往

這類人最不擅於日常的聊天,因為他們只關注特點和規律,而對普通的事物不感興趣;他們心心念唸的邏輯關係,在聊天的過程中又很難闡述清楚。因而閒聊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既耽誤時間又非常尷尬的事情。

容易懶惰

發現規律是一件讓人上癮的事情,因為會給人一種一通百通,豁然開朗的感覺。習慣於尋找規律的人,往往把心思多用於總結和思考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平凡的事情,對他們而言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體現出來的就是比較懶惰。

容易得罪人

正是因為這類人遇事就習慣於抓特點,久而久之,一般人的眼中非常普通的事情,但在他們眼中可能就是被放大很多倍的一個特點。試想一下,一個個鮮明的特點活生生地擺在面前,時時刻刻衝擊著他們的神經,他們難免會對這些特點發表意見。而這些特點如果是別人的弱點的話,就很容易讓別人感到不舒服,這是他們容易得罪人的最根本原因。

這裡說了很多邏輯思維的優勢和侷限性,其實每一種思維方式都有其長處和侷限性。能夠構建出一套多維的思維模式並加以靈活運用,才是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