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同齡人拉開收入差距?看這4點!

看職場小說《杜拉拉昇職記》時我就幻想,如果職場真是這麼一個打扮入時,風花雪月的地方就好了。

但是商場如戰場,真正的職場殘酷又艱辛。

【時代華商觀點】:幾乎每一個進入職場的人,起初都抱著雄心壯志,希望能幹出一番事業。但是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成功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將陷於平庸。

為什麼同樣起點的人,職業發展短短几年就會拉開差距呢?原因當然有很多。

但是你要有信心,相信這只是暫時的,這一切,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畢業前兩年:“職業化”拉開了30%的差距

職業化,這就是新人向職場人轉變的第一步,差距就從這裡開始。

所謂職業化,就是站在職業角色的立場上,重塑自我,理解合作伙伴,考慮客戶心理,而不是以個人的立場看問題。

現在學校教育越來越崇尚個性了,所以很多人一進職場就先蒙圈兒了。公司體制本質上是集權的,領導們就是大大小小的獨裁者,員工首先是職業化的執行者,才能保證高效率。

不過,工作前兩年,大家都是在起薪點“起跑”,你“職業化”轉變得早,頂多也就拉上30%的差距,很多人並不重視。

但這關不紮實,下一關“技能化”上就要吃大虧,埋下了日後差距的隱患。

畢業三到五年:“技能化”拉開了一倍的差距

不能“技能化”的知識和能力,就不能變成工資單上的數字。

在工作的前兩年,你加班到天明熬出來的工作成果,最後是一堆毫無用途的垃圾,領導還要安慰你,誰讓你是個拿底薪的新人呢?

但想要你的薪水以每年30-50%的速度往上漲,你必須讓你產出的價值大於你付出的成本。

唯一的保證,就是“知識技能化”。

每一個人的工作,都可以分為“可重複的經驗”和“不可重複的挑戰”兩部分。

“知識技能化”第一步,就是透過大量“刻意訓練”,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讓工作在“可重複的經驗”部分更高效,就像前面的老江湖總結的經驗。

第二步就要解決“不可重複的挑戰”問題。

《CopyBook》裡,廣告大師Simon Dictetts講過一個他從業不久時發生的故事:

那天,他把自己憋了幾天的文案大招交給了頭兒,頭兒先是誇了他一通,然後給了他一個“學到這寶貴教訓的時刻”:

“這廣告有可能成為偉大的廣告。你現在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會一輩子跟著你。要找對語調堅持不懈。……還要記得,這廣告一旦付印你就不能再作任何修改。”

這就是職場第二階段拉開差距的秘密:穩定你的產出,多餘下來的時間,把其中你已經做到90分的工作,再提高至100分。

但職場大部分人也都會止步於此階段,想要工作五年之後,薪水還能繼續保持高增長,就得靠第三階段:中介化。

畢業五到十年:中介化的程度,決定了三到五倍的差距

技能化就是“賣時間”,所謂薪水高,就是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高。

但一個人就算天天加班,工作時間也就十來個小時,瓶頸很快就會出現。薪水再想往上,就要把時間玩出花樣來。

技術人員的世界裡,有一個奇怪的定理——唯有技術平庸的人,才能領導一堆技術大牛。

這很好理解,因為這個技術平庸的人,是他們中唯一能跟公司其他部門打交道的人,也唯一能進行非技術思考的人。

如何和同齡人拉開收入差距?看這4點!

現代社會里,“企業”是基本的經營結構。為什麼要一大幫子人坐在一個辦公室裡的工作,而不是像以前的手工匠那樣單幹呢?

肯定是因為1+12。

1+1不會憑空大於2,“中介化”就是整合人和人的工作,這其實是“時間批發”的工作,買下屬的時間,整合成團隊工作,用1+12的效應,再賣給公司,薪水就是中間的差價。

想要薪水最大化,最好的辦法就是整合更多的人,但整合更多的人,“批發時間”就不夠了,還要建立“時間的多級營銷體系”——管理下一級的管理者。

“中介化”程度,取決於你整合了多少資源、把時間複製了多少份,不過,它也有上限。

這就是第四個階段的職業瓶頸——個人價值觀。

畢業十年以上:價值觀造成十倍、百倍的距離

一位企業的創始人和他的高管團隊發生了分歧,起因是這位創始人想在公司成立一個醫療小組,服務所有高管及家屬。

經理們問,為什麼不用第三方服務機構呢,這才經濟高效。

但創始人堅持自建團隊,他認為在健康面前,錢就是個屁事兒。員工和外部團隊的盡職程度,當然不一樣。

這位創始人的話不一定正確,員工未必就比外部團隊敬業。但這個觀點又無法用一般的管理原則去挑戰,因為它來自創始人的價值觀。

企業高管每天都要進行大量的決策,有一些決策,需要豐富的經驗值、標準化的流程,可以進行理性的分析;但還有大量的決策是全新的,與其說是科學決策,不如說“賭一把”的成份更大些。

這個時候,價值觀就是“最高法院”,

到第四階段,大家都是“成功人士”,以後的發展,除了運氣,主要是價值觀的差異。

【時代華商】你的價值觀符合這個時代,你就是飛起來的豬;否則,你只有繼續等待屬於你的時代的到來。

好在三十年風水輪流轉,只要你有耐心,一輩子總能逮著一個開“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