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懂了你的工資條了嗎

最近差不多到年度個人所得稅彙算的截止日子了,有些人看了稅單的時候才發現,嚯!好傢伙,怎麼一年收入那麼多!和實際的收入感覺完全不是一個等級啊!哈,別急,那是因為,你拿到手的錢,和公司給你報稅的錢,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這在你的工資條上,其實也有所體現,所以,看懂了工資條,才明白自己的收入結構是如何組成的。

一般來說工資條上的資料主要分為三部分,應發工資,扣減工資,實發工資。其中實發工資就是你每個月卡上收到的錢的數目了。

應發工資是一個總數,是前面一系列應發工資條目的和,一般來說,應發工資包含有基礎工資、績效工資、補助工資,不同公司的組合可能會有點差別,但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基礎工資嘛,大部分可能都是挺低的,很多公司可能都是寫的是城市的最低工資水平;績效工資,顧名思義啦,就是做多拿多的意思,有些公司可能會有排名,排在前面的績效多一點,排在後面的不僅是少一點,可能還會出現末位淘汰的情況,這也是公司考核、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補助工資,一般就是特殊情況下的工資補貼了,譬如加班工資、高溫補貼、特殊崗位補貼等等。

扣減工資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專案,但是一般就是我們常說的五險二金,還有個人所得稅。五險方面,主要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其中需要個人繳費的主要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只是公司負責給。大頭應該是養老保險了,按照應發工資的8%扣,公司再另外給12%;醫療保險是不同等級扣的比例不一樣,看公司給你買的是哪個級別的;失業保險比例很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醫療保險按2%扣除的話,那你的應發工資已經在五險這裡被扣掉10%了。二金主要是指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很多公司可能只有公積金,甚至可能都沒有,不過這裡還是解釋一下吧。公積金其實是強制要交的,但是有些公司和員工私底下籤協議,讓員工放棄繳納公積金,但是其實被查出來的話,還是有比較嚴重的後果的。公積金的繳納比例是5%~12%,一般都認為比例越高證明公司越好,但其實據說華為也不是按12%交的,所以好公司的定義想,見仁見智吧。不過公積金是扣你多少,公司也會再額外補多少,所以對於比例高的人來說,算是一種福利吧。而企業年金買的公司並不多,簡單說一下,一般個人按4%扣,公司按8%補。公積金一般是在買房租房的時候可以申請去提取餘額,但是企業年金,必須要你退休的時候才能去取的,這是兩個金最大的區別。如果五險二金滿打滿算都扣的話,其實已經扣掉了你的工資的26%了,是不是很驚人?!五險二金的比例是固定的,除非國家有規定調整,然後扣除數額每年更新一次,一般是在1月或者7月,按更新月之前12個月的你的平均工資計算出未來12個月扣除的金額數,所以,拿的越多,扣的也會越多。但是,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時候,這部分繳納的費用可以扣除,不再扣稅。屬於徵稅減免部分。

扣減工資還有一項特殊的部分,個人所得稅,由於幾年前開始比較大的改革,所以單獨說一下。改革後的徵稅點是5000,也就是說你的稅前工資減去應減免部分後不超過5000的,不需要扣稅。超過的部分按累計數進行扣稅,不同等級的扣稅等級不同,分為為3%、10%、20%等,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累計數是按自然年計算的,所以會導致每年前面幾個月可能扣稅是按3%扣的,後面按10%甚至20%扣的。簡單理解就是每個月的工資放到一個表裡面,超過免稅的額度(一年6萬),就按3%扣,3%的額度扣完了,就接著按下一個等級的扣,以此類推。

扣減工資總數算好了之後,再用應發工資減去扣減工資,就是實發工資啦!所以,你看懂了你的工資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