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共 2676 字,閱讀需 8 分鐘)

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前段時間B站上有個很火的影片,是關於半佛仙人吐槽“狼性文化是職場糟粕”,影片主要認為要想員工有狼性要先餵飽狼,而有些小公司工資沒給夠,用各種套路讓員工加班卻只提狼性文化打雞血。其實最該吐槽的應該是我們生活在21世紀文明社會,偉大的企業家們不好好鼓勵人性卻提倡狼性,放著好不容易進化來的人類不當,要這千年進化結晶倒退回去當獸類。更有趣的是,現代人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文明人,不斷放大自己的獸性,覺得獸性是人類的本性。得來不易的文明思維也不稀罕了,想回到叢林時代在弱肉強食的世界相互不斷較量。其實現代的僱傭關係更多是掌握資源的人指揮不掌握資源的人的一種形態,在以前這種形態表現為奴隸主和奴隸、地主和農民等的關係,只是現在無資源一方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和自由。

僱傭形式已經是一種進步,但要說弱肉強食,僱主才是強的那一方,弱勢的一方一直是所有員工,不應將“弱肉強食”這個概念用在弱勢群體中驅使他們倒退出兇殘的獸性,更不應該鼓勵以自相殘殺式的兇狠去競爭。

內部的自相殘殺式競爭可以肯定不是狼性,真正的狼性文化比狼性職場文化要友好得多。

一、職場中的狼性文化是人為用意

百度百科中對職場狼性文化的釋義是,“一種帶有野性的拼搏精神”,狼其性也:野、殘、貪、暴,這四個顯著特點都要在團隊中得以體現,“貪”是針對工作、事業的上進之心,要永無止境地去拼搏、探索。如果是這樣,不知“狼性文化”被多少黑心僱主邪惡地誤用,用金錢激發出人類的獸性,讓員工之間形成惡劣競爭來為自己創造最大價值。

二、真正的狼性文化是自然進化的生活習性

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1、狼群內部的等級制度是為了防止無意義的鬥爭消耗

狼是團體行動動物,一個狼群是以占主導地位的雄狼和雌狼為首領,雄狼與雌狼的組織能力相當,首領狼之下有一群從屬狼,它們之間等級相當,沒有太大差別,雌性狼的等級會更加明顯

。首領狼負責追捕獵物、圈定領地、選擇撫養後代的地方以及帶領整個狼群遷徙。父母是最高的權威,就是首領狼,它們經驗最豐富,由它們來決定做什麼,在獵捕較大動物時指揮整個狼群的團隊合作。

狼群中的每隻狼都有自己的角色,不論是成年的還是幼崽,不論雄狼雌狼,它們在狼群中都有不同的地位,它們的地位由兩隻狼之間的見面方式決定。

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兩隻狼之間見面,下屬狼會以服從的態度面對主導地位的狼

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下屬狼會舔舐主導狼的下巴

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下屬狼會露出生殖器讓主導狼聞表示自己的從屬地位

成年狼之間的地位不是透過打鬥來決定的,它們透過聲音、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進行溝通,象徵性地進行表演較量就可以決定了。

當兩隻狼之間見面,下屬狼會以服從的態度面對主導地位的狼,它們的耳朵會折向脖子一端,尾巴夾在兩腿之間。占主導地位的狼靠近下屬狼時,下屬狼會舔舐主導狼的下巴並露出生殖器讓主導狼聞一聞,這時下屬狼的生殖器是下垂的狀態以表示自己屬於從屬地位。這種行為意味著下屬狼不會與主導狼爭搶性資源。狼群除了進化出等級制度外,內部還有很緊密的聯絡,它們會相互保護,相互表達愛意,並不存在惡性競爭。

2、狼的“兇殘”與“邪惡”都是人為標籤

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狼對著月亮嗥叫

它們的競爭更多體現在大自然環境下與其他物種形成的弱肉強食競爭關係,而正是為更好地與其他物種競爭它們發展出以群體形式圍捕獵物的捕獵形態。為了更好地分工合作,狼群之間有一套複雜的交流系統,包括肢體語言和叫聲,叫聲分為:吠叫、呻吟、咆哮和怒吼,不同的叫聲代表不同的含義。

有些嗥叫聲是在求偶期間才會發出的,有些是為了宣示領地。

很多關於狼對著月亮嗥叫的猜想,如“滿月之時狼如果

嗥叫

會變成狼人”之類,這些都是迷信的說法。

因為即便在看不見月亮的黑夜狼也會嗥叫,只是在月光下嗥叫的狼更容易被人所看見。於是人類憑藉自身的想象能力將狼與月圓之夜聯絡在一起,編撰了很多曠古奇聞,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小紅帽和狼外婆。

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中世紀德國出現了小型城市,城市的形成自然就會形成人類的聚集,所以常常爆發瘟疫,當時的醫療水平很低,很多瘟疫都無法救治,大量的屍體被棄於荒野。而狼是食腐動物,它們自然會被腐屍所吸引,而見過這些恐怖景象的人就會將狼與邪惡聯絡在一起,以至於很多傳說、寓言都將狼冠以“惡狼”以敘說。

3、狼的交配製度保持高度忠誠

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野外的狼的行為是在自然環境中進化出的生存習性,無邪惡善良一說。

野外狼群中的每一批狼都被大家需要,它們共同狩獵、照顧後代,年老的狼也不會被狼群拋棄,還有特別照顧,也不存在欺負弱小的狼。而且小狼長大了可以遷移到其他地方組建自己的狼群

,不用因為內部資源不夠而爭搶權力,但是在動物園裡的狼就沒有這麼幸運,它們被強制關在一起生活,等級的競爭引發糟糕的情緒。為了減少狼的憤怒情緒,動物管理員會將性成熟的狼閹割以維護園區內和平。

生活在野外之所以幸運是因為有能力的成年狼會離開自己的故鄉開始流浪的生活,直到遇上一隻單獨的異性。雄狼與雌狼相遇時,它們會相互好奇打量對方,當它們歡樂地肩並肩奔跑時,就是開始了共同探索領地,一起狩獵的新生活。大多情況下,只有級別較高的狼才能交配成功,它們一般在深冬交配,如果交配成功就能形成自己的狼群。

而且狼夫婦實行的是一生都生活在一起的“一夫一妻制”,一直保持忠誠。

三、一廂情願的“狼性文化”是粗暴的管理應用

職場文化認為狼性所擁有的“野、殘、貪、暴”特點中,“野”是狼不服從人類管教的天生特性;“殘”可以理解是狼捕獵後生吃獵物的飲食習慣,而野生動物沒有長出靈長類動物那樣靈便的雙手,無法使用工具烹飪,保留著茹毛飲血的飲食習慣;“暴”充其量會在圍捕獵物時會出現,狼群內部並不會下嘴咬同伴更不會為了爭奪資源而動嘴撕咬;“貪”更說不上,狼不僅不會和同伴爭搶資源,在首領狼的控制下,每隻狼都會得到應有的照顧,當生活區域食物資源不足時能力強的狼會離開狼群獨自生活並組建自己的狼群。而這些特性都是狼作為一個物種進化而來的生活習性,在職場文化中延伸出的含義是人類用自己的想象賦以負面情緒並強行蓋在狼頭上的帽子,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兇殘。

狼性文化被人類誤用,狼性不兇殘,在犬科動物中彰顯文明高度

“狼性文化”被不少著名企業家鼓吹了好久,被大多中小公司效仿,現在普遍認為要讓員工有狼性要先餵飽狼。提倡狼性文化沒問題,但更為重要的是先明白真正的狼性文化內涵。犬科動物進化至今日已算是較為成功的物種,

狼作為犬科動物中較為著名的一個種類,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制度,雖不及人類文明的高度,但其維持內部和諧對外團結能征善戰的特點同樣值得借鑑,若是學習到其中的精髓也是仿生學在管理中的一種應用。

最糟糕的情況是,對可值得借鑑的狼性文化不瞭解,以培養藏獒式的手法用於員工的管理中,卻美名其曰“狼性文化”。

被誤用的狼性文化在與金錢的衡量中又延伸出許多人類強加的概念。不論“狼性文化”被解讀成什麼樣,

狼族作為自然界中進化較為成功的一族,它們的子孫後代仍會繼續進化發展,狼性文化也會向著更為文明的方向不斷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