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去哪兒了?

時間去哪兒了?

今天與領導談到了加班一詞。我說:“我從正月初九上班開始,第11天了,幾乎有一半以上時間在加班。”本來還想聽領導安慰幾句,結果領導這麼說:“一般加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事情多,還有一種是效率不高,拖成加班;而效率不高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本身能力不夠,需要長的時間來完成;二是時間規劃不好,時間都浪費了。你是哪種情況,我沒有參與,不好評判。不過你自己經常加班,你的下屬去每天卻每天到下班時間就走了,這正不正常呢?”

在那一瞬間,我決定不加班了,因為我們每一個行為的背後都是有著相應的思維邏輯,要成為一個有效管理,並對組織有價值貢獻的管理者,苦逼的努力模式是不夠的。正好今天學習《卓有成效管理者》之時間章節,認識到領導分析得很對,無論事情是多是少,結果就是我沒有掌握好自己和下屬的時間,故而時間效率就低了。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時間是一項限制因素。因為時間作為最稀有的資源,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逝去就不再回來。讓我來回顧一下我今天的時間消費:

時間去哪兒了?

以上是我記錄的一天的時間軌跡。從時間的結果來看,我今天的時間管理有以下幾點問題:

1、零星的事項佔據我大量的時間,導致做事的效率不高;

2、員工的時間未完全做統一安排,導致員工的工作飽和。而我自己有些事是完全不必要自己做的。比如對接活動禮品這一事項,這項事情佔據了我將近1個小時,我完全可以提前對接好兩端人員,讓員工去完成即可。其實員工能獨立地完成這些事,能讓她們更有成就感。

3、加班完成的事項其實是應該在上午完成的,自己的內心預設了今天即使加班也要完成的決心,所以就拖拖拉拉,浪費了時間。

世界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在時間管理上是這麼說的:“每一位知識工作者,尤其是每一位管理者,要想有效就必須能將時間做的運用。如果將時間分割開來零星使用,縱然總時間相同,結果時間也肯定不夠。”對於管理者而言,管理的有效性是由大量的時間來積累而來。故而我們在時間的縱向安排上,在記錄時間、管理時間、統一安排時間這三個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透過合理的對時間的組合運用,才可以使時間摺疊,產生有效和高效的作用。

而事實上,大多數人往往不善於管理自己的時間。

我們每天都有浪費一半的時間,所以為了覺察時間到哪去了,可以養成每天覆盤的習慣。透過覆盤來感受時間在哪裡,來發現自己的每一天時間都幹了哪些事情。然後梳理哪些事情是當下一定要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必要的,哪些事情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必須做的。這樣我們掌握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多。要知道時間永遠是短缺的,過去了就不復存在。每個人都需把握好當下的時間,也只有當下的時間我們可以去把握,對於過去和未來都是沒有辦法掌握的,當下的每一個時間都用好它,讓它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故而,當你在感受這一天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對自己有更好的覺察能力了。

總之, 時間浪費了,我們可以向內看,看自己內心想要什麼,想幹什麼,對自己而言有什麼價值。如果上面我與領導的交流,我當時有一種向外看的心理,覺得領導看到我加班了,有一句誇獎什麼的。結果領導要我向內求,求出了自己確實在浪費時間。這就是我們不想面對的事實。作為管理者的我,管理不善不僅會浪費大家的時間,更重要的浪費的是管理者自己的時間。為了能消除浪費時間的問題,我摘抄了德魯克幾點“消除浪費的運動”事項:

1、首先要做的是,找出由於缺乏制度或完見而產生時間浪費的因素。讓重複出現的危機做到可預見性。

2、人員過多,也常造成時間浪費。人員的配置和使用,定要做到合理的組織的安排,才能保證每個員工的時間用得好,時間管理才有起效果。

3、組織不健全,會議太多的情況時有發生。學會拒絕,學會找重要必須做的事,別讓零星之事讓我們累成一頭牛。

4、要求或提供任何資訊時,一定要第一次就提正確,提準確。別總髮生因資訊功能不健全,造成重複做事所導致的確時間的浪費。

道德經說:“陰陽合和”,就是指回歸本心,回到最初的想心,理清了思路,那麼我們就能時刻知道“時間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