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搞副業,真香

上週小編寫了一篇關於職場倦怠的文章,後臺收到了很多讀者的留言,讓我不禁開始想到關於我們所有職場人的一個終極問題,那就是,嚮往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樣的?

這明明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我們卻越來越難以感受到底什麼才是樂趣。

你有沒有發現,「摸魚」這事兒,越來越普遍了。為了喘口氣兒,社畜們總結了 N 多職場摸魚技巧。

摸魚,網路流行語。指偷懶、不務正業、不幹正事,或者在集體活動中不出力。

摸魚搞副業,真香

比如辦公桌面雜而不亂、多工視窗、手邊一本備註連原作者都認不出來的書,上面還有幾張寫的誰都看不懂的便籤;

筆記本下面壓上幾張打印出來的檔案,隨時可以抽出來奮筆疾書,電腦架下面還疊著一堆沒有完全粘好的發票;

哪怕是在微信、QQ聊天,敲鍵盤的聲音也一定要響亮;即便在看劇,內心已經波瀾起伏,外表也要不動聲色做好表情管理。

更別提帶薪拉屎、出門抽菸這種常規操作了。

但是我們如果真的放任自己摸魚,那肯定是不行的,首先領導無法容忍你,其次你是在消耗自己,“小摸怡情,大摸可就傷身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摸魚搞副業呢?

既可以用足主業工作旱澇保收的福利,又可以利用副業工作在市場中施展身手,是不是兩頭沾好呢?

摸魚搞副業,真香

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在少數。

摸魚搞副業,真香

這兩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

摸魚搞副業,可以說是很多人下意識的嚮往。

我們在職場上,向用人單位出售我們的時間,這是我們的主營業務。而上班之外獲得的收入,就是營業外收入。

作為一個理性人,我們會很自然地“都想要”。然而在現實世界裡,真正一邊摸魚摸得如魚得水,一邊副業做得風生水起的,可以說實屬罕見。那麼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了,是什麼阻礙了美美地摸魚?

摸魚搞副業,真香

1

從宏觀上說,摸魚註定不會是主流

我們這麼來設想一種極端狀態好了。假如市場競爭中所有的企業都流行摸魚,那麼員工的平均生產效率必然嚴重下降,那麼這家企業當然很快就被市場所淘汰。因此,

沒有哪家企業會鼓勵這種“自殺式”的文化。

因此,所有的企業必然要鼓勵員工愛崗敬業、聚精會神,不僅要完成職責手冊上規定的任務,並且還要比學趕超,做到相對最好。

摸魚搞副業,真香

2

對個人而言,摸魚是一個昂貴的選擇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茨威格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上了斷頭臺的王后,對幻想輕鬆摸魚的人來說,也是一個真實的註解。

我們明明擁有一切,又毫無自主權。

首先,你要面對競爭力的割裂。

網傳一句話叫

“不要用你的興趣挑戰別人的專業。”

對於絕大部分工作而言,這確實是一句話糙理不糙的忠告。

“一萬小時定律”很好地解釋了這個結論,排除個別完全依賴直覺和天才的工作,絕大部分的工作都離不開時間和刻意練習的積累。

對於主業工作而言,你除了很自然地投入主要時間以外,所處的工作環境,也無形中為你提供了被動的知識溢價。

而如果你另闢蹊徑地開拓一項副業,那麼首當其衝的矛盾是時間的匱乏、條件的不充分,不論是對於主業還是副業,都是天然的劣勢。

這就好像別人或者只需要學鋼琴,或者只需要學圍棋,而你同時做了這兩樣,那麼不管是拼鋼琴還是拼圍棋,首先在受訓時間上就吃虧了。

摸魚搞副業,真香

其次,對於摸魚者來說,大多數人的主業工作還是以體制內居多,畢竟在私企,一個蘿蔔一個坑,小老闆的眼睛無時無刻不在發揮監視功能(並且在小企業,倒也不存在兩難困境)。

那麼身處體制內的摸魚者,假如副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是安享既有賽道的體面和安逸,還是將副業轉變為主業,大膽地附身市場中去衝浪,同時忍受巨大的未知和不確定性,成了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

摸魚搞副業,真香

3

摸魚,也是一根生活在別處的橄欖枝

儘管摸魚不被主流價值所鼓勵,但是摸魚背後,卻傳達著深刻的心理動力,或許是想創造的需求,或許是對未知的恐懼,或是對既定生活方式和價值標準的反叛、背離和突破。

摸魚搞副業,真香

摸魚搞副業,真香

摸魚搞副業,真香

因此,相比起分辨“摸魚”的利弊,

更重要的是以當下為原點,為自己量身定製一份專屬的“摸魚”攻略。

4

如何正確地“摸魚”?

假如你的職業發展軌道和個人興趣、人生規劃高度重合,那麼恭喜你,把握住這份幸運,把手頭的工作做到極致即可。

假如你在目前的職業發展規劃上遇到迷茫,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那麼以下是我嚴肅的建議。

摸魚搞副業,真香

很多人都想著一份工作幹到天荒地老,可是現在這個社會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機率。說到副業又都很畏首畏尾,怕東怕西,但是小編想說不妨放心大膽的進行嘗試。畢竟現在連政策都在扶持靈活用工,那何不試試呢?

副業種類豐富、工作自由,對於體驗過靈活用工崗位的白領來說,有32%的白領認為可以“轉副為正”。靈活就業可以讓個人實現多勞多得,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降低繳納個稅的比例,提高收入。除此之外,如果想去的企業暫時沒有正式編制,可以從靈活用工作為切入點進行嘗試。

相信靈活用工模式,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去了解去嘗試,慢慢加入到靈活用工大潮中來,總體看來,靈活用工或許能夠實現個人和企業的“雙贏”。

最後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可以由此從一個閒散的“摸魚人”升級為一個優秀的“垂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