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前輩點撥了我,體制人的格局應是這樣

曾經有一次,跟幾個朋友一起吃飯聊天,其中兩個做生意的朋友就聊了起來,說著說著就說到格局的問題,就說任正非把華為的生意做這麼大,具備大格局,然後高談闊論。一個部隊轉業的朋友嘆了口氣說當年自己在部隊那會,啥都不想只想著磨被子,練佇列,完全沒有其他想法。做生意的朋友就說,你這格局小了,你當年在當兵的那會,人家做生意已經賺了無數個億了,然後就取笑他,搞得有點尷尬,部隊轉業的朋友就說,“兄弟,你是大格局,不過你生意也不怎麼樣嘛”。之後哈哈哈大笑,吃完之後,我就一直在想,格局究竟是什麼。

一位老前輩點撥了我,體制人的格局應是這樣

後來看百家講壇的講師趙玉平就講過一個案例,說是三國時期劉備,在入川攻打劉璋,因蜀川之地,易守難攻,在攻打雒城時,遇到了困難,守城將領是劉璋的兒子劉循,守城守了一年多,劉備打了一年多沒打下來,都心灰意冷了,後來龐統跟劉備說“讓我來帶部隊攻城”,結果龐統一介書生帶著劉備的軍隊一舉破城,但是龐統也中了流箭而亡,破城之後,很多將領咬牙切齒,都要殺了劉循,打了這麼久仗死了多少人,不殺劉循不能平心頭之恨,都主張殺之而後快,但是劉備力排眾議,不僅沒有殺劉循,還給他封了奉車中郎將。等劉循退下之後,劉備就說,“我何嘗不想殺他,但是殺了之後,我們以後攻城就會遇到拼死抵抗,到時還有更多的人死亡,所以不殺是為了以後贏下戰爭少流血”,自打下雒城之後,果然其他城池守將望風歸降,劉璋最後也開城投降。趙玉平也說,劉備是具備高境界跟大格局之領導。

一位老前輩點撥了我,體制人的格局應是這樣

所以我很長的時間以來,覺得大格局就是高大上,體制內的人都需要這樣具備大格局才能算是一名好領導、好上級,也一直覺得只要看得多、想得遠就可以跟領導一樣的眼光和境界。不過似乎沒啥效果,在職場也是磕磕碰碰,領導的評價也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但是後來一個體制內的老前輩點撥了我,我才懂得在體制內職場人心中的格局。

一、作為體制人的格局,應先談執行,再問格局。

在談格局之前,你得先了解自己,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看格局。我們在國家基層的鄉鎮單位,在我們中國官僚體制中底層,你認為我們的格局是什麼?我說我們格局自然是上級要求怎麼幹,我們就怎麼幹,執行上級的意圖。你所處的位置就是你的格局,所以你得清楚自己,認識自己,得活在當下,再而才去想未來,想前景。在鄉鎮單位的你最可能達到的最多就是縣處級的層面,所以,你所在的格局就在鄉鎮或區縣,你得先完成好眼前工作,而不是目光所及以外的事跟物。所以,好的執行力才是首要具備的品質,透過你的執行力才能到達上層的大格局,所以別總想著要怎樣才具備大格局,不要眼光看天邊,行動不執行,你執行好了,有了成果,就看到了大格局的成效,也就懂了什麼是大格局。所以執行力是底層邏輯,是我們身處基層鄉鎮體制內的格局 只有先格己,清楚自己的位置,才能看懂社會、國家的大局。

一位老前輩點撥了我,體制人的格局應是這樣

二、活在當下,做好眼前事找大格局的出發點

曾有一個故事,在很多年前,當時是在90年代的中國,當時跟某些國家關係緊張,國家在沿海有很多軍事部署,當時中央的大領導就到下面的地方來視察部隊,當時大領導就問了一個士兵,“你聽誰的話?”士兵大聲回答道“我聽班長的。”領導聽了之後大讚好樣的,這個士兵後來還因此提了幹。”士兵聽從班長命令,聽從命令是天職,做到聽班長的命令,也就能做到聽黨的指揮。所以活好、做好當前事,我又想到了當年吃飯時幾個朋友聊的事,當時兩位做生意的朋友嘲笑部隊轉業的朋友“格局小了”, 現在想想,反而覺得部隊轉業的朋友“小格局”也同樣值得偉大,沒有透過磨被子、練佇列,磨練軍人氣質,怎麼能在戰場上有強大的戰鬥力。

一位老前輩點撥了我,體制人的格局應是這樣

三、職場人心中的格局在於對能力與精神的期許和追求。

在體制內應該有體制人的精神跟追求,生意人的追求在賺了幾個億,但體制人的追求肯定不能是經濟效益,體制人的追求是透過職場的提升,來實現個人與社會相統一,實現仕人心中:達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的精神理想。且不說焦裕祿式的好榜樣,起碼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有機會造福一方,所以體制內的格局也應該順應時代的召喚,覺醒與修行,到急需的地方跟崗位去磨礪自己,去做出一些成就,提升自身價值。我的一個親戚,曾在市的公安局工作,擁有大好前途,在推薦提拔的前夕,他卻提出要去援疆,要去祖國的大西北,去磨礪跟錘鍊自己,他說人總要出去體驗跟感受不同人生體驗,檢驗和提升自己的格局,等親戚援疆回來之後,因為有著豐富的處置突發事件經驗與能力,被選拔到政府要害部門,幾年之後,已經在部門擔任二把手,所以能力與精神提升應是體制人的格局追求。

一位老前輩點撥了我,體制人的格局應是這樣

所以體制人的格局應是活好當下,做好眼前事,磨礪自己,人生才有大格局,事業才有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