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未婚,40歲辭職:不慌不忙,你就贏了

“我寧願加班,也不想放假回去了。”幾個同事說在家受了刺激,各種被暴擊——

同學都抱倆娃了,老友全世界旅行,誰的物件創業又發了財。。。

也不知道是錯覺還是現實,身邊那些並肩前行的人,好像都不聲不響地跑遠了。

最近有一個話題被熱議:第一批90後被同齡人拋棄。其實,無論什麼年紀,只要有對比,就會有人被“拋棄”。

19歲,你在宿舍裡刷劇追星,有人卻活在閃光燈下年入千萬;

24歲,你初入職場對著電腦敲鍵盤,有人已經是上市公司的掌門人;

33歲,你還著房貸養著孩子,有人創業,3年後套現15億…

我想這些可能都相對遙遠,多半是重新整理聞的時候看到的。其實真正傷人的,是來自身邊人的“暴擊”。

29歲未婚,40歲辭職:不慌不忙,你就贏了

讀者說閨密結婚,她很為閨密感到高興。但更多的,是嫉妒。

她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工作也不錯。而閨密從小就很普通,成績一般,工作也不如她。

“為什麼偏偏在結婚這件事情上,我被她甩在後面了呢?”

其實,哪有什麼誰被甩在了誰後面,只不過是人生的節奏不同罷了。強行與人對比,80分的你,也會變成60分。

你沒有不如誰,你只不過是自亂陣腳罷了。

我記得之前《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讓熱依扎著實火了一把。

出道多年她是不溫不火,換作其他人,當然要趁熱打鐵。但是她卻選擇緩一緩,她願意花時間等那種能打動她的出色的角色。

有人採訪她:你在北京沒房沒車對嗎?

她的迴應是:買不起,我打車也很方便呀。

熱依扎出生在普通的工薪家庭,別人家有什麼東西,比如小霸王學習機,她家都是兩年以後才會有。

早慧的她也慢慢發現了一個規律:“這個東西你早晚會有,只是比別人稍慢一點。

你就不用去羨慕別人,也不用著急,憑你自己的能力一定會得到的。”

不用追趕別人,按照自己的步調,堅定地往前走就好了。

29歲未婚,40歲辭職:不慌不忙,你就贏了

賈靜雯憑藉《我們與惡的距離》獲得視後。這是她第一次入圍最佳女主角,也是第一次摘得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出道29年,在45歲的“高齡”,這個“過氣女藝人”迎來了演藝生涯的高光時刻。

人生就是起起伏伏的,巔峰可能出現在任何時候。

有人是衝刺型的選手,一鳴驚人;有人卻適合長跑,耐力驚人。不到最後,不會知道誰跑得更遠,看的風景更多。

所以不用著急,你想要的,時間都會給你。

我還記得之前看《非你莫屬》當中,有一位求職者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這位求職者是一位40來歲的大叔,在過去的幾年,他一直在自駕遊,順帶攝影。他拿到節目現場的相機鏡頭,價值就高達幾十萬。

而現在,他辭職後想要重新安定下來,求一份月薪10萬的軟體工作。

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求職崗位,讓現場的觀眾和老闆們都很吃驚。40多歲才求職,這的確不是一件常規的事。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人生軌跡是有定義的,比如說,20歲要考上大學,30歲要成家立業,40歲要事業有成。

身邊有不斷飛奔向前的同齡人在催促你,為什麼還是沒有升職加薪?為什麼還是沒有買房買車?

我們總是無可避免地被販賣焦慮,只能夠快一點,再快一點。

29歲未婚,40歲辭職:不慌不忙,你就贏了

“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源於我們盲從和與別人攀比,而忘了,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軌跡。”

其實外界的聲音沒必要全都聽,有時你可以捂住耳朵。也別被無謂的焦慮所綁架,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生活。

JK羅琳32歲出版《哈利·波特》,陳忠實40歲寫了《白鹿原》,莫言57歲的時候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肯德基的創始人山德士上校,66歲才開始嘗試開連鎖店;

國畫大師齊白石,一手畫“蝦”的絕技更是家喻戶曉。但鮮為人知的是,他是在27歲的時候才正式開始學習繪畫,而在自己60歲的時候,才迎來自己的事業黃金期。

所以說,其實沒有什麼好急躁,也沒有什麼好攀比。

我見過出道即巔峰的演員,也見過大器晚成的戲骨;見過不到30歲叱吒的精英,也見過60歲識字、80歲出書的前輩。

每個人都志存高遠,方向卻不盡相同。

其實換一個方式想:沒有人在你的前頭,你們不是一條跑道。

29歲未婚,40歲辭職:不慌不忙,你就贏了

還記得《喜劇之王》當中最後的一幕,張柏芝說:“看,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

周星馳說:“也不是,天亮後便會很美的。”

你只要做喜歡的事情,無愧於人,無愧於心。快一些慢一些,不過是在自己的時區當中有自己的節奏。

你也不必驚慌,也不必著急。點個“在看”,去做好自己熱愛的一切。

你想要的自然會有,只是時間快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