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職場小白,是怎樣在北美找到第一份實習的

我上大學的時候讀的是加拿大的商學院,我很喜歡我們大學的教學方式,他們更注重學生的實踐社會能力,更負責任,而不是一味的只收高昂的學費,讓學生們自生自滅。我的專案是需要做滿18個月(也就是三個學期)的實習才能畢業的。他們建議找不同的實習(最少兩個),這樣可以讓學生更瞭解不同領域和崗位的區別,以更好地為畢業後的正式工作做準備和選擇。因為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真正瞭解自己是否喜歡這個行業,畢業後是否想往這個方向發展。

我是大三轉學到加拿大的,所以我沒有人脈,沒有任何本地經驗,是個北美小白。而面臨著找實習這個必須要完成而且是馬上要完成的任務,我也很頭疼。首先是寫簡歷,學生的簡歷相對要求比較低,因為大部分學生的經驗只限於學校學生會的活動,志願者的活動,或者之前簡單的實習經驗。我找了學校職業規劃的老師修改了簡歷,並且也聊了很多關於找實習工作的方法方式。我們學校有找工作網站,很多想找實習生的僱主會在上面發職位。我除了幾個短短的教育經歷,還有幾個學校活動經歷,簡歷上工作經歷一片空白。在馬上要找實習的前一個學期,我接受了導師的建議,開始出去找志願者的工作。

志願者工作也不能亂找,儘量要往你想找的實習工作方面靠近。比如說我當時想找坐辦公室事務的職位,我就儘量去找相似的志願者工作。當然志願者工作的性質和複雜程度和那些給工資的實習崗位還是不一樣的,要簡單許多。經過一番調查和努力,我順利找到了在當地皇家博物館媒體部門的一份志願者崗位。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在當地報紙上尋找提到這家博物館的圖文,剪輯並整理。每週我大概只有幾個小時的工作,而且在辦公室的同事和長輩們都特別友好,也很關心和感激我的貢獻,我做得很開心。

與此同時,我比較幸運的一點是,我一開始住的寄宿家庭的女主人很關心我,她的朋友有一個換外匯的公司,在招兼職。我就聯絡了他,面試後也順利拿到兼職的職位。這個就比較辛苦一點,一個周有幾天(不定)去換匯地點當換匯員。有的時候我被排到晚上,就要負責清賬和關門,會一直忙到凌晨。因為那是在一個比較偏僻的港口,我晚上回家有一段路是需要步行到市中心,那邊沒有什麼路燈,晚上漆黑一片,我都是帶小跑,一邊哼歌一邊跑到市中心的。實在是有點恐怖。但是這份兼職讓我有了第一份在加拿大賺錢的工作。

轉眼就是到實習的學期了,學生們都忙著投簡歷,面試找工作。我記得當時不停的修改簡歷,每天不停的在招聘網站上瀏覽,投工作,終於在我投了150多份簡歷之後拿到了面試。皇天不負有心人啊。我的努力和堅持終於看到了結果。而你們猜最後我拿到了哪家的工作?就是我之前志願的皇家博物館。我走的是正常的面試問答,但是因為我已經在那裡有過經驗,所以對他們的企業文化也比較瞭解,而且我在面試中也提到我在志願者崗位上學到的技巧,認識到的同事。可能因為有這一層的信任,他們也比較喜歡我做事認真的性格吧,在面試之後不久我就收到 offer 了。當時看到郵件的時候真是開心地飛到了天上。也感慨萬分。

總結一下幾點,希望大家在找實習的時候也可以借鑑一下:

簡歷一定要寫的規範,不要有語法錯誤。一定要找有經驗的人幫你修改一下或者給一些建議,充分利用已有的學校資源;也可以和同學之間互相修改。在投簡歷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對申請的不同崗位進行修改。因為每個公司和職位對申請人的經驗,技巧等的要求都有差別,要在簡歷上重點突出他們要求的一些點。

多在學校參加學生會的活動,多參加社會活動,爭取找一份到兩份志願者的工作。這些活動工作也儘量往你想發展的方向靠近。

擴大人脈,很多工作都是私底下靠介紹人推薦找到的。因為介紹人的關係增添了一份信任。而且大部分公司在相同背景和資歷的備選人中會傾向於選擇有介紹人的那一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輕易放棄,要堅持。你的努力一定會獲得回報的。秉持著這樣的信心,什麼事都能做成,都不是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