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種思維的人,最容易陷入感情危機

很多小夥伴只要吵架了,發生矛盾了,感情鬧彆扭了,就會來問我,老師,我們是不是完蛋了,他是不是不愛我了。

本來只是一個很尋常的情侶問題,一下子就被放大到了嚴重的地步。在他們眼中,只要產生過矛盾的感情,似乎就不太“純粹”了。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種心理產生,是因為還沒有意識到一個認知:

愛和恨是可以共存的。

很多人會簡單地以為,如果他愛我,他就不會恨我;他恨我,就不會愛我。這樣的確很好理解,也不會過多消耗我們大腦的精力。

但實際上愛是不會一下子就轉變成恨的,這是一個緩慢過度的過程。

你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很恨你的同時,也是在愛著你的。

比如恨鐵不成鋼這種情緒的背後,就夾雜著愛與恨。

而這種愛恨不共存的思維,會導致大家在面對矛盾的時候,產生一種他恨我,我恨他的感覺。這個感覺對,也不對。

對的是,的確有恨的感覺,來源於對方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

不對的是,並不是單純的只有恨,更深層次的還有愛,愛的極致表現也可以是恨。

這是大家困惑過的點,他都明明這麼傷害我了,為什麼我還是那麼想他呢?

他傷害到你,所以你會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對他的恨,但是因為你們的感情還存在,所以愛也有。

這就是愛與恨的共存

。愛會消失,但是不會突然消失,而是慢慢消失,其實我覺得消耗掉這個形容更加貼切一些。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極端化的思維呢,這裡涉及到大家在應對世界時的大腦運作模式。

不能理解愛與恨是可以共存的思維,

叫做二元對立思維,就是在A和B兩種元素中,只能選其一,沒有兩者共存的選項。

翻譯成人話就是,用極度簡單的思維模式來解釋一切。比如非黑即白,你死我活,好人壞人。

在這種思維看來,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不存在又好又壞的人。

二元對立思維是我們最初應對世界的思維模式,它很簡單,便於理解,可以作為一種過渡的思維模式。

很多人過渡依賴於二元對立思維,長大後依然在沿用這個思維。但是用這種簡單的思維肯定是無法解釋人類複雜又多變的情感世界。

那怎麼辦呢?這裡我也不要求大家轉變思維模式了,畢竟一下子就要改變也不容易。

在面對人類這種複雜的情感裡,我可以分享一個更加實用的思維模型給大家:

情感賬戶,銀行賬戶是存錢用的,而情感賬戶,顧名思義,就是存情緒用的。你可以這樣理解,你跟一個人開啟一段感情,就是在對方身上開了一個情感賬戶。

你的任何情緒,都會存放到這個情感賬戶當中,當這個情感賬戶的積極情緒越來越多的時候,對方對你的愛就越深。

反之,這個情感賬戶裡面的消極情緒越來越多的時候,對方就會越來越恨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情感賬戶裡,

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是都有的,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愛與恨是共存的。

舉個例子,你天天發脾氣,給對方的體驗非常難受,這個就屬於消極情緒,這個消極情緒不會讓他馬上就討厭你,因為還有基礎的積極情緒存在。

但是如果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他就會越來越討厭你的。因為慢慢積累的消極情緒,終有一天是會超過積極情緒。

同樣地,對方也會在你這裡建立一個情感賬戶,你除了需要注意對方身上的情感賬戶以外,還需要時刻觀察自己身上的情感賬戶,及時溝通,讓情感賬戶裡的情緒流通起來。

就像理財一樣,在你們的關係中建立一種穩定,可持續發展的積累積極情緒的行為習慣,你們的感情就會越來越好。

反之,如果你建立的是積累消極情緒的行為習慣,那麼這段感情遲早會被消耗殆盡。

沒人會突然不愛你,只是你突然發現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