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第一章節 讀後小結

一直對心理學和哲學有興趣,但是一直都沒有沉下心來去好好讀讀;心理學脫胎於哲學,所以有時候結合在一起看也挺有意思的。

說書。

“真正的幸福來自建立併發揮自己的優勢,而非花時間改正自己的弱點”,之前的心理學大部分研究的是病態和不快樂,而積極心理學則反之,很認可這個觀點。每個人都是有限的,能力有限,時間有限,情感有限,腦容量儲存也有限,所以在有限的有機體裡邊,存放太多的病態和不快樂,反之你的快樂和幸福就少了很多。心理學不是經濟學,木桶理論裡的短板效應並不十分適用在一個完整的人的身上,而更應該關注這個人的軀體所裝載的內容,包括情緒、情感、認知、能力,等等……真正的幸福快樂裝的多了,病態的心理裝的就會少很多。心理學的開展研究,更多的應該是對工作生活的指導指引,有點兒類似中醫的意思,治病救人是最後的術,提前預防規治則是常規的道。積極心理學著眼於未來,屬於未來導向。

“有幸福感的人更長壽”“愛笑的女人更幸福”(其實男人也一樣)“積極心理學中的幸福”,讀序言及第一章的時候,第一感覺是這套書,買值了;第二個是在讀的過程中,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很多東西與傳統的文化底蘊一脈相承,比如“杜魯門效應“和“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異曲同工之妙。

拓展一些:回想起王德峰教授講的陽明心學,也很認可王德峰教授講的哲學出發點的問題,中國的哲學出發點是人,西方的哲學出發點是知識。然後我就覺得有點類似所謂的道和術的問題了。心理學,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門關於“術”的學科。